大家好,我是蒋彪。上一篇文章《宋辽之间的最后一次大战澶渊之战:结局:宋胜反而纳贡》我们讲了澶渊之战的结局。今天我们来讲讲宋朝的武则天:刘娥和权臣丁谓。
宋真宗赵恒:澶渊之战结束后,赵恒也就没有太多的角色了,没过几年就驾崩。有一件事倒是可以略微谈一下。就是赵恒自导自演的降天书,进行泰山封禅。并且在公元1016年遇见了大蝗灾,赵恒就命令进行建坛祈祷,希望他们自行死亡,畏罪自杀。并且在这期间辽国的萧燕燕死了,当她死去时,给辽国留下了长期兴盛的根基,后世人提起萧太后,偏激的会说她不守妇道,嗜血凶悍,是一个穿着裙子的男人,侵略成性的动物;喜欢她的人羡慕她敢于追逐自己的个人幸福。她走了,这个世界一下子暗淡了好多。
权臣丁谓:回顾一下他的履历,此人起步之高,使人头晕。高考中举之后,第一个官职就是大理评事,饶州通判,相当于副省长。过了一年,就调回中央,当上了转运使。刚进入中枢大佬们的视线中时,寇准对他极其赏识,认为是罕见的人才,必须提拔。寇准对丁谓有知遇之恩,丁谓对寇准知恩感恩。可是某天大家一起吃工作餐,寇准的胡子掉到了汤碗里,丁谓起身,亲自为他擦拭,寇准一笑:“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丁谓大怒,从此与寇准势不两立。

宋朝武则天刘娥:赵恒四十二岁时,未来的宋仁宗赵祯出生,之前生的孩子都夭折了。官方说法,赵祯的母亲是刘娥,当时身份是修仪,身份特别低。人老珠黄,突然间生出了帝国的继承人,真不容易。可是参考一下她的生平,就会知道这不算什么。她的命运就是一个让人惊叹不可复制的奇迹。对比武则天和吕雉都要相形见绌。刘娥只是四川成都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生活所迫,在十几岁嫁给了银匠做妻子。后生意不好做,便一起到了京都开封,到了开封后,银匠就把自己的妻子刘娥卖了。刘娥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银匠将刘娥卖给了赵恒手下的一个给事,给事又把刘娥送给了赵恒。可两个却一见钟情,立即无可救药,坠入了爱河。后来,刘娥每天畅游书海,不仅学会了吟诗作对,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成了行家里手。可是她的身上有两个没法弥补的致命伤:第一,出身;第二,不生养。刘娥就简要介绍一下。
据史书记载,赵恒死后,两府高官一片哭声。刘皇后格外冷静,说:“有日哭在,且听处分(都别号了,我有话说)”,完全是一个强者形象。可是说完之后,就立即被踢出舞台了,因为丁谓想做同样的事。丁谓提议,鉴于皇帝太小,太后操劳,每个月上朝两次,有大事,请太后皇帝召见宰执大臣共同解决,没有大事,请太后和皇帝安生休息,等待皇帝长大。彻底抢班夺权。每个人都在等着刘娥否决丁谓的提议。可是刘娥居然同意了。从此大宋王朝的行政管理命脉就此真的落入丁谓手中。那是因为刘娥被丁谓的凶残吓到了,她不得不慎重,因为丁谓残忍对待他的恩人寇准以及李迪。
话说某一天小皇帝赵祯感觉不舒服,刘娥就说,大家到我这里上班吧。全体宰执沉默,丁谓当时请假没来上班,听到后,立即急火火从家里赶来,他知道太后不是垂帘听政,而是独自听政了。丁谓直接进宫单挑太后,:“臣等止闻今上皇帝传宝受遗,若移大政于他处,则社稷之理不顾,难敢遵禀。”斩钉截铁,丁谓高举祖宗家法,以及先皇赵恒牌位,把同样铁腕的刘太后砸的满天金条,哑口无言。这一回合,刘娥输了,但是下一回合很快就要再次开始了。
给赵恒修坟:丁谓身为首相,自然成为主导,具体施工监督任务由大太监雷允恭负责。没有雷允恭,丁谓就将失去对皇宫内部的控制。雷允恭积极表现,为了让赵家得到最好的墓地,他擅自把赵恒的坟向上挪了一百步,不幸的是,地基涌出了地下水。这个事情落在了王曾的眼里,雷允恭,洛阳,山陵副使,丁谓,开封,山陵正使,这是丁谓指使雷允恭干的。无中生有,但是联想无罪。
最终大宋朝里最聪明(王曾)、最沉稳(冯拯),最坚忍(曹利用)彼此联络一下,将丁谓贬官,发配到宋朝最远端的区域---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