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执着的梁武帝屡次出家,真的是看破红尘了么?

作者:小轩子说历史

每个人都有内心坚守的一些东西,给自己指明方向,并为之奋斗,不再迷茫。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后人不好评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梁武帝,南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多次执着地出家做和尚,看破红尘为哪般?

执着的梁武帝屡次出家,真的是看破红尘了么?

梁武帝

公元502年,萧衍逼迫萧宝融禅位,自己当了皇帝,国号梁,称梁武帝。

他是一个非常节俭,并提倡吃素的人,五更起床批改公文,选拔官员清正廉明,生活简朴到每天只吃一顿饭,且都以素食为生。这背后都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既不吃荤,也不近女色,还大建了同泰寺庙,规模宏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他每天早晚都去寺里烧香拜佛,在他影响下,朝廷上下包括他的儿子都信奉了佛教,也促使南朝的佛教进入鼎盛时期。

有一次,一个叫达摩的高僧从印度来南海,萧衍很高兴,并把达摩高僧接到身边。他问达摩自己为佛门做了很多事,度僧写经建寺庙一件不拉落,应该能获得不少功德吧?

达摩却回他一点功德也没有,萧衍疑惑不解,问为什么,达摩解释道:“虽然你为佛门做了很多事,但那些都是表面功夫,与实在的功德相差甚远”。

萧衍非常失望,他又不甘心,继续追问达摩佛学的真谛是什么,达摩回答所谓绝对的真谛根本不存在,心里装着佛,那你的心就是佛。萧衍不太懂,还有点不高兴,达摩看萧衍根本不懂佛法,也懒得继续和他交谈,转身离去。

后来萧衍将此事告知自己的师父志公禅师,志公听到达摩的名字,埋怨萧衍没有留住达摩,并告诉萧衍说达摩能说出常人不敢说,不能说的话,还把佛教的真谛讲出来,萧衍不应该怠慢他。

萧衍对佛学之人非常崇拜,后悔莫及,立马派人去追,但已来不及。

到了萧衍年迈之际,他为了显示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亲自跑到同泰寺舍身出家当和尚。可急坏了朝廷各官员,朝廷还有很多事等着皇帝处理呢,于是在再三劝阻后,萧衍当了三天和尚后就被大臣们接回,不久,他想到普通百姓出家当和尚要还俗的话,是需要交赎身费的,自己舍身,没有交赎身费说不过去,于是再次到同泰寺出家,大臣知道后,跑到同泰寺请求他回宫处理朝政,可萧衍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大臣知道了皇上是因为舍身出家没有赎身,就用一亿钱为他赎身,才接回了宫内。

几年过去,萧衍再次舍身出家,他为了表示对佛教虔诚,不仅将自己身体舍出去,还把宫里人和全国的土地也舍了出去。大臣哭笑不得,但是又必须想办法把他劝回去,最后花了两亿钱,才把他赎出来。

次年,萧衍再次跑达摩同泰寺出家当和尚,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出家当和尚了。执着的让人可气又可笑,大臣又花费大量金钱把他赎出来。

看到这里,是不是大家都很不能理解,一个人痴迷到这个程度,萧衍信奉佛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国之主,他有更大的责任,朝廷和普天下的百姓需要他,但他多次出家不理朝政,内忧外患,导致了侯景之乱暴发,最终也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

所以说,一个人的执着到这个地步,是不是就是固执过头了呢?但愿他是真的掌握了佛学的真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