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公元907—1125)是由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872—926)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金国(公元1115-1234)是由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1068—1123)在中国东北一带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宋与辽、金并立
辽国建立以后,为争夺“幽云十六州”等领土,曾与北宋王朝长期交战。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演义》——杨家将抗辽,故事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杨家将演义》说大奸臣潘仁美公报私仇,危急时刻拒不出兵接应杨业,致使杨业在李陵碑前殉国;后北宋名臣寇准(961—1023)“智审潘杨案”,潘仁美被杀——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925—991)。《宋史》等记载,潘美是北宋名将,战功赫赫,雍熙三年(986)统兵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986)全军覆没,潘美因而被削三级,降为检校太保。淳化二年(991)潘美病逝,追赠中书令,谥号武惠,配飨太庙。今越城区灵芝街道曲潭村潘氏,其家谱记载为潘美后裔。传说旧时曲潭村潘氏祭祖时,张挂的潘美像项上无人头,人头是置于在地上的——这是否承袭了《杨家将演义》里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攻灭辽国。孰料在联合攻灭辽国的战争中,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北宋军队不堪一击的弱点等,被金国窥视无遗。宣和七年(1125)辽国灭亡以后,南方(宋朝)秀美的河山、富足的经济、发达的文化,自然就勾引起了金国贵族无限的贪欲。不久之后,宋、金交恶。靖康元年(1126)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1075—1135)调集金兵大举南下,宋军无力抗拒,首都汴京告急……
绍兴有一句俚语叫“掼锣锤”,北方话叫“撂挑子”,意思就是在关键时候不干了,歇在一边等着看你出洋相。以创造一笔漂亮的“瘦金体”字而饮誉后世的伟大的书法家、著名的花鸟画家、著名的诗人、著名的宫廷音乐家、著名的园林建筑大师、著名的足球(鞠蹴)运动员、著名的道教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当即就“掼锣锤”了!他下旨禅位于太子赵桓(1100—1156)即宋钦宗,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宋徽宗书法
金兵当然不可能因为宋徽宗的禅位而停止了南征的步伐。史籍记载,金兵过黄河、拔城池,一路之上势如破竹。不久,首都汴京即被金兵团团围困。
汴京城下,旌旗猎猎,马嘶人吼,刀枪翻滚,铁骑突兀。史籍记载,当时,攻城的金兵先用火船发动强攻,抗金名臣李纲(1083-1140)亲自登临汴京城头,指挥士兵用挠钩钩住火船,再从城楼上投掷大石块将金兵火船悉数砸沉;后金兵改用云梯攻城,李纲命令士兵火烧云梯,并用弓箭射杀金兵无数。
这时,抗金形势开始好转。从河北、山东等地赶来“勤王”的义军20余万人,其前锋已出现在汴京附近;各路官军,亦在紧急开赴汴京的途中。加之金兵南下沿路杀戮洗劫,激起北方人民奋勇反抗,金兵后方已处在义军的威胁之下。
宋钦宗
然而,可怜宋徽宗、宋钦宗等人,已被金兵吓得连过桥都要捏住卵子——总是担心卵子会不会掉到水里去——宋徽宗、宋钦宗遂命令康王赵构(1107—1187)等入金国大营作人质,并呈上地图与誓书等物;宋钦宗自称“侄大宋皇帝”,尊称金太宗完颜晟(1075—1135)为“伯大金皇帝”,同时答应奉送大量黄金、白银……金兵在汴京城外大肆掳掠一番后,班师北还。
靖康二年(1127)冬,金兵再次南下,并攻破汴梁,酿成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金兵的种种暴行,令人发指:汴京城里,人民惨遭蹂躏与屠杀,无数民宅与宫苑毁于兵火,遍地狼藉如同人间地狱;藏于府库之中、皇宫内外无数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文物典籍等被金兵洗劫一空;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宫嫔妃、皇族贵卿等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
靖康之变
被掳走北上的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宫嫔妃、皇族贵卿等,他们的命运都是极其悲惨的。宋徽宗、宋钦宗等一行,一路之上就备受侮辱与折磨,死者不绝于途。被掳的女子,有不少被赏给了南征有功的金国将士为奴,有的甚至被当作牲口“论斤”卖给金国人做奴隶……
宋徽宗、宋钦宗等一行,最终好不容易到达了金国首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金太宗完颜晟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命令宋徽宗、宋钦宗及皇族、后妃、公主等穿上金国老百姓的服装,头缠帕布,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到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大庙举行“牵羊礼”。一些后妃、公主等实在不堪忍受如此的奇耻大辱,当天自尽者不少。
史籍关于大宋国被俘后宫嫔妃的记载,简直是一部污秽不堪的黄色小说。宋钦宗的皇后朱琏(1102—1028),比一般女子有着更加坚强的意志力,为了活下来,她默默地忍受了“牵羊礼”。可没有想到的是,金太宗完颜晟垂涎她的美貌,之后竟然让她入宫“赐浴”。为了保护自己的清白,皇后朱琏选择了自杀。据《南渡录》《窃愤录》《南烬纪闻》等记载,康王赵构的生母韦贤妃(1080?—1159)、王妃邢秉懿(1103—1139,后被宋高宗尊为皇后)以及女儿赵佛佑(1124?—?)、赵神佑(1124—?)等皆被送入“浣衣院”为奴,备受金人欺凌与侮辱——“正史”对此讳莫如深,而据一些“野史”记载,在金国,韦贤妃生有二子,邢皇后多次怀孕流产并客死异国,赵佛佑、赵神佑等生死不明,宋徽宗最貌美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1103—1128)被迫先后嫁给金国王子和宰相,两年后竟破“谷道”而死……
《大宋宣和遗事》
为了羞辱宋廷,金太宗完颜晟还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封宋钦宗为“重昏侯”。“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宋徽宗的《在北题壁》诗,足令臣子痛不欲生,亦令后人潸然泪下。后来,宋徽宗终于客死在了五国城(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境内)。传说宋徽宗尸体被金人用来“熬炼灯油”——此说或是无稽之谈。不过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徽宗死后,金人按其地风俗,尸体被抬到一石坑前,“架尸于其旁,用茶肭及野蔓焚之,焦烂及半,复以水灭,以木杖贯其尸,曳弃坑中”——假若参照汉人葬礼,此景简直是“虐尸”,惨不忍睹啊……
另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金正隆元年,1156),金主完颜亮(1122—1161)命令宋钦宗出赛马球,宋钦宗不敢推辞,但他身体孱弱,又不善马术,且患有严重的风疾,所以很快从马上摔了下来,被乱马铁蹄践踏而死……当然,这些还是后话。
——再回过头来续说康王赵构。赵构曾奉命以“亲王”身份入金国大营作人质时,一次与金国太子比赛射箭,赵构能拉开200斤的大弓,连射三箭,皆中靶心。在金国太子心中,大宋国的王子无非是一枚“银样镴枪头”,他见赵构有如此的大能耐,就怀疑他是“假冒的王子”,不久便将他驱逐回国。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传赵构“泥马渡江”(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但当时赵构南逃时流离颠沛、风餐露宿、东躲西藏的狼狈之状,后人据此亦不难想象),受南逃官宦士人之拥戴,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赵构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政权,赵构就是宋高宗。
宋高宗
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国兵锋,渡过钱塘江,逃到越州避难。史籍记载,宋高宗曾在越州城内卧龙山麓越王殿驻跸四十余日,越州第一次作为南宋王朝的临时首都。今绍兴不少地名,传与宋高宗此次避难越州有关:
越州西郊有大树江,传宋高宗逃命至此,见前有大江横陈,后有追兵将近,在这个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江边的两颗大树突然横卧下来,宋高宗遂沿着树干爬到了对岸。不久金兵追至,见大树湿淋淋的,也就猜到了事情的原委,所以就想就地取材,砍木作舟,继续追杀宋高宗。不料大树被砍倒后,顺势沉落在了江底,宋高宗也就逃远了。后来,宋高宗为了感谢大树的救命之恩,把此江命名为大树江。
越王台前古柏,传为宋高宗手植
越州西郊旧有四王庙,传宋高宗逃命至此,见背后追杀的金兵逐渐逼近,遂向四位正在田里劳动的农民求救,四位农民给他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假扮成农民一起劳动。金兵追到,向“五位农民”询问赵构去向,他们胡乱指路,金兵上当,宋高宗遂脱险而去……金兵按农民的指引追了一会儿,发现上当,回头找他们算账。金兵发现“五位农民”变成了“四位”,就明白了所以然,杀害了那四位农民。这四位牺牲的农民,后来被宋高宗敕封为王,又建四王庙祭祀——20世纪50至80年代,四王庙为灵芝小学校舍。
越州西郭门外有女迪村(“迪”为“敌”之讹),传宋高宗在此路遇女侠搭救;女迪村不远有娘帮村,传女侠母女曾在此并肩杀敌;越州城西南郊有色康村(“色”、“杀”音近),传金兵追杀至此大呼“杀康王”;越州城西有太平桥,传宋高宗在此得大将军韩世忠(1089 —1151)等救驾……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传说,并不能成为考证历史的凭据;但是宋高宗曾避难越州、避难时的悲惨境遇,倒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南宋疆域图
或许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过度惊吓之后,宋高宗因为心里阴影部分面积实在太大,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唯一的儿子元懿太子在三岁时不幸夭折,之后,宋高宗再也没有出过嗣子。南宋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是宋孝宗赵昚(shèn,1127—1194),是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四子赵德芳(959―981)的六世孙,系宋高宗之养子,生父便是被封为“秀安僖王”的赵子偁(?—1143)。
烛光斧影
——补充一则史料:开宝九年(976)十月初十日晚,49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一夜暴毙,第二天,其弟赵光义(939—997)即宋太宗继承了皇位。大将出身、而且一向身强力壮的宋太祖,何怎么会英年早逝、而且还是一夜暴毙?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桩离奇的悬案。据《续湘山野录》等记载:十月初十日,天气陡变,雪雹骤降,宋太祖留其弟晋王赵光义在宫中喝酒,宫人但遥见烛影之下,晋王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后宋太祖柱着战斧戳雪,大声对晋王说: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不久鼻息如雷霆。是夕,晋王留宿宫中,将五鼓时,宫中侍卫等寂无所闻,宋太祖已崩矣——这就是著名的“烛光斧影”的历史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不久,宋太祖诸子相继去世,宋太宗牢牢掌控了皇位大统。宋太祖后裔一脉逐渐淡出皇家宗录,流入到了民间。直到宋高宗不出嗣子,才派人到民间访宋太祖后裔……
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再度返回越州,在越州驻跸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其时,越州第二次作为南宋王朝的临时首都。
南宋绍兴(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