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远东的防御链,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到菲律宾,把朝鲜半岛、台湾诸岛排除在外。这一表态,直接导致斯大林误以为美国放弃了朝鲜半岛而同意金日成统一朝鲜半岛,可以说这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缘由。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发现一旦失去朝鲜半岛则日本列岛的美国受到威胁,于是迅速出动军队干涉朝鲜内战。那么这些关键岛屿,究竟在哪里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阿留申群岛</h1>

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自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向西伸延至亚洲的堪察加半岛。由超过300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长1900公里,总面积17666平方公里。阿留申群岛属阿拉斯加半岛的一部分,它与阿拉斯加半岛原属沙皇俄国,1867年美国人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手中买下。。地图上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是以上弦月的形式横断着北太平洋,为美国在太平洋迤北一带的战略要地,处于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路途上,又是美俄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阿留申群岛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159个,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千,其中主要是驻军,其余皆为土著人。群岛中,仅有3个优良港口,其中靠近阿拉斯加半岛东岸原荷兰港,在军事上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向来为美国海、空军基地。在阿留申群岛的西北顶端为阿图岛,是美国领域中最终的岛屿,也是毗邻俄罗斯最近的一个岛。该岛多港湾,形势险要,是天然的舰船停泊地。美国在群岛的乌尼马克岛和阿图岛之间建有占地1.1万平方千米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居民主要居住在乌纳拉斯卡、埃达克和谢米亚3岛,从事渔业和驯养毛皮兽。群岛战略位置重要,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埃达克岛和谢米亚岛为空运中继站;乌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为一天然深水港,海军基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千岛群岛</h1>
千岛群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将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开来。全长1300千米,由56个岛组成。千岛群岛现属俄罗斯萨哈林州管辖,爱努族(阿伊努族)为当地原住民。千岛群岛为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扼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千岛群岛日俄之间的控制区演变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日本与俄国围绕千岛群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库页岛暂作悬案。1875年,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占库页岛南部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交换。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回换给俄罗斯的库页岛南部,并夺得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1945年前苏联出兵东北,收复库页岛南部与千岛群岛。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交与前苏联,于是千岛群岛南部的库纳施尔岛、伊图鲁普岛、施科坦岛和赫巴马伊群岛战后便划归了前苏联,但日本未予以承认。冷战结束后,由于国力衰微,俄海军战略由“远洋进攻”转为“近海防御”,俄太平洋舰队由中太平洋及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至白令海,收缩至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外侧。同时还关闭了千岛群岛上的部分海军基地,驻军人数也大为减少。然而,最近几年,为恢复海军强国的地位,俄开始加强千岛群岛的军事实力。俄军总参谋长2002年在对远东地区视察之后决定增加千岛群岛驻军,重新开放被关闭的军事基地。同时,俄军还多次在千岛群岛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千岛群岛重新成为俄罗斯远东基地群中的重要桥头堡。群岛主要由火山岩礁组成,有火山160座,其中活火山38座,有太平洋火环之称。地震频繁,平均三天一次,多为海底地震,强震之后伴有海啸。各岛山峰耸立,地势崎岖,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阿莱德山最高,海拔2339米。岛上河短流急,多石滩、瀑布。群岛海岸大部为悬崖陡壁,岸线曲折,近海水深,有良港。择捉岛单冠湾水深港阔,适于大批舰艇隐蔽停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袭击珍珠港的日本联合舰队,曾集结隐蔽在单冠湾。苏联在国后岛和择捉岛建有机场,可供重型轰炸机起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3、日本列岛</h1>
日本列岛即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是太平洋西缘一系列弧形岛屿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3000多小岛组成。其中四个大岛占日本总面积的 98%,以本州岛为最大。因这些岛屿属日本领土,故称日本群岛。日本群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与亚洲大陆原为一体,位于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后来由于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地壳连续不断的发生剧烈变动,使日本与亚洲大陆分离。日本群岛在水平地形上的特点是: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7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伊、四国、九州等山脉。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13%,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4、琉球群岛</h1>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海的东部外围,南北总长度达1000多公里,呈东北西南向,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历史上,琉球群岛曾长期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距中国沿海的上海、宁波、温州约700多公里。1871年前有琉球国,琉球国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由二战战败国日本管辖,但部分地区行政权仍由美国行使,驻日美军基地约70%以上集中在琉球。1972年,美军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托管(主权不属于日本),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冲绳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 [1] 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年)。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常夏岛,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风。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旅游业甚盛。琉球岛上设有国际大学和琉球大学。其中两个最大的岛屿是冲绳岛(1,204平方公里〔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岛(712平方公里〔275平方哩〕)。这些较大的岛屿原先都是火山岛,且有山地;而较小的岛屿则大都为珊瑚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风侵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5、菲律宾群岛</h1>
菲律宾群岛,亚洲南部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西滨南海,东临太平洋。群岛由7100多个岛屿组成,是菲律宾的国土。 菲律宾群岛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望,西临南海,东滨太平洋,南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隔海相望,东北隔菲律宾海与马里亚纳群岛相望。这里雨水丰沛,花草、果木繁盛。出产的香蕉、凤梨、芒果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名。因此,菲律宾群岛享有“太平洋果盘”、“花园岛”之美誉。菲律宾群岛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多活火山,地震频繁。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最高的山峰,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兰老河、卡加延河,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菲律宾群岛经济的组成以农业及工业为主,特别著重於食品加工、纺织成衣以及电子、汽车组件等。大部分的工业集中於马尼拉大都会区的市郊,此外,宿雾大都会区近来也成为吸引外国及本地投资的另一个地点,菲律宾的矿业仍有很大的潜力,菲国拥有大量储备的铬铁矿、镍及铜,近来在帕拉湾外岛发现的天然气也加入了菲律宾丰富的地热、水力及煤炭等能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