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

采撷平凡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漫步北关

作者:范丽

我必须承认,北关使我过敏。就像有些人看见“鸟”的象形文字,便顿觉自己也要跟着飞起来。我每每走进北关,就会生起一阵穿越之感,就想沿着北关一直走。这时,时间就演变为一条很长的圆形轨道,千年万年前的历史仓藏,成篇成卷地拉开,由远及近,一幅幅慢慢悠悠推向你。

走在北关,脚下的青石路面凹凸不平,甚至有些磕脚底板。“漫漫巴蜀道,萧萧班马鸣”。这条古时可西上成都,东连湖广,南通滇海,北赴剑门的成渝古驿道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依然静卧在北关景区内,讲述着“因道置驿,因驿置县、以道兴城”的隆昌发展史。在北关,青石、驿道、牌坊的元素处处痕迹鲜活。

旧时,有六条古驿道交汇于隆昌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驿道,不逊于当今之高铁、高速,凸显出作为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成为人流、物流的过往聚散之所。旧景繁华热闹,出川入川的茶商、盐商在驿道上穿梭不停,叮当马铃声不绝于耳。更有朝廷差役,策马飞奔,连夜运送泸州合江荔枝到长安古城。无数次地上演“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这条千年古驿道承载了多少悲欢、见证过多少兴衰?想必,驿道青石上那些泛着幽光的苔藓、磨得发亮的石边棱角都会记得。

驿道以上,在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之间,矗立着牌坊群。自隆昌市南街至北关,十三座明清时期的青石古牌坊呈念珠状有序地排列着。驿道悠长,历史沧桑;牌坊古朴,浩若史书。德政坊、孝子坊、功德坊、百岁坊、节孝坊……或旌表、或弘扬、或彰显,品种繁多,造型庄重。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的独特结构,雕刻精致,寓意深远,让人叹为观止。浅体云纹,榫头衔接,丝丝入扣;鸱吻翘角,跃跃欲飞。在整块石材的构建下,凸显凝重粗狂。这一座座石牌坊,屹立在千年古驿道上,如一部部立体史书,娓娓讲述着隆昌的前世今生。

走在古驿道上,驻足石坊下,仿佛能听到烽火连天,马蹄哒哒的曾经过往自青石深处奔涌而来。故人故事,也一个个跃然于石牌坊之上。咸丰六年,隆昌严重干旱,知县肃庆带领全县绅民抗旱保苗、开井找水;一面平抑米价、一面冒着被朝廷杀头的风险开放粮仓,保境安民,政绩卓著;知县刘光第,秉性平和宽大,劝导农桑,创栖流所收容流民,并授之以技,使其自立。刘光第德政坊上镌刻“仁心善政” 、“政成化洽”的颂词充分肯定了德政下的一派和谐。抚摸着牌坊斑驳的石头底座,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浸润我心。历史从未中断,青石在此为证,生生不息,兴隆昌盛。新建的机仙会展馆、黑陶博物馆、牛树梅官邸,复原许多历史场景,带你再次穿越畅想。在重大节日里,北关会有传统的民风民俗表演,人们身着仿古装扮,抬轿吹唢巡游古镇,观看参与者众多。

古驿道尽头,一座赭红色木质栈道,凌空飞架在这座城市的最高点。沿这座空中人行桥拾级而上,就来到高耸如云的隆昌地标建筑“天运楼”下。

天运楼于2013年建造,是为纪念明代落入隆昌的铁陨石所建。取自“天降陨石”的谐音。此楼上有9层,负3层,面8层,通高82.55米。天运楼呈六边形,为攒尖顶的仿古形。形制如宝塔一般层层往上,不断收窄,直插云霄,孤傲而巍峨。夜幕时分,十一层塔身内外,灯火全开,通体金光,煞是好看。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在一阵阵飘来的丝竹音律里,会让人忘了归去。

站在天运楼上,放眼极目远眺之处,城市如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公园、花园镶嵌其中。这座川南重镇,历久弥新。在历史车轮的浸染中,也如身后这些石块一般,质朴无华却又沃野千里,时时要开出姹紫嫣红的花,长出枝繁叶茂的树来。这座城和这座城里的人,经风雨沐霜雪之日,不慌乱;雕琢成器之时,更不会张扬。岁月悠长,北关缄默,天运楼不懈守候,“天降大运,天佑子民”的美好寓意已经在今天实现。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代庆辉/摄

青石磨砺玲珑身,良材造就金刚体。在褪去五光十色的外衣后,城市,还原它的本真色彩。沿着北关走一走,安稳踏实却又芳香四溢。定级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北关景区,更是一张重磅的城市名片,让更多人走进这座生态、文明、安全、卫生、宜居的青石之城。

1 END

1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笔名蓝、蓝兰。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文字见于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出版诗集《青春诗歌读本》。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悦读隆昌”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下载APP

隆昌融媒丨掌上·云端·心间

新闻爆料热线:0832-3951284

未经许可 转载必究

悦读隆昌丨漫步北关

编辑丨何静思

责编丨邱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