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可能只知道神农野人和喜马拉雅雪人,因为这两个野人传说已经出现在主流电视上,传播最广,其实我国的野人传说比这两个还要多。
野生人是身份不明灵长类动物的总称,更正式的学术名称是"直立高等灵长类动物"。野生人对神秘动物学的了解非常高,并且是各种狩猎杂志的常客。野人传说遍布各大洲,甚至南极洲也有"南极人"宁根的传闻,是日本2002年2ch论坛创造的角色,并逐渐演变成都市传说。
在没有确凿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野生传说可以分为民间传说和都市传说,一些野生传说也可以算作营销噱头。
这些都是中国主要野人的传说。

神农野外人,是湖北神农架等一种不知名的人形生物旅游景点,中国科学院从20世纪70年代起组织了三次地毯式科学考察,对神农架林区进行了考察,发现没有野生动物的踪迹,长阳县"猴子"已经兴盛起来,其实是小脑患者。1998年12月14日,中国官员首次正式宣布,神农架上没有"野人"。但谣言仍然很普遍,部分原因在于不断的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大量的信徒。根据《申农框架森林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该地区将接待国内外游客182.85万人次,海外游客4.7万人次,使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收入677671万元。
雪人传说中野人散布在喜马拉雅山,盛行于中国的西藏和南亚北部,在电视上,我记得有一个节目有一座寺庙声称要保留雪人的骨头,但经过测试,发现它是熊骨。雪人活动的视频在1996年(上图)广为流传,后来证实是由派拉蒙制作的。
月亮山野人是贵州省月亮山地区的一个野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几十年来,近千人声称目睹了野人。1996年1月18日,一名老人在贵州省东南部庐江县一次疑似野人袭击中丧生。
黑竹沟野人,是四川黑竹沟野人发现。黑竹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泸边县,距乐山市144公里。黑竹峡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的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竹海沟被称为"中国百慕大三角",但百慕大三角本身却被炒作起来。
西双版纳野人是上个世纪在西双版纳山传播的野人的传说。上世纪中叶,西双版纳山脉的许多地方仍在犁火。村民们年复一年地被烧毁,结果,农田离家越来越远。后来,有人说山上有"野人",人们太害怕种地了。于是,这位官员派出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古动物研究所、北京动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到访,由古人类学家吴伟康、吴心智、潘清华领衔参观。结果抓到两只长臂猿,放在县宾馆门口供村民辨认,有村民一见钟情大喊:"就是他们!就是他们!"也有村民认为长臂猿不是他们看到的野人。不管是不是,不管怎样,这个问题都解决了,西双版纳研制成功了。
《足仙》是流传在云南铜碧鹃自然保护区的野人传说,原型也可能是长臂猿。中国分布着六种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白棕榈长臂猿和天行者长臂猿,其中天行者是中国研究人员于2017年1月命名的新物种。
变回是一个散布在贵州各地的人形幽灵,传说这个幽灵与人类相似,但身高矮小,喜欢绑架儿童并吃掉他们。这样的传说在西南地区很普遍,我小时候住在乡下也有"野人嘎嘎"(嘎嘎就是奶奶)的传说,如果孩子不听话,大人会用野鬼来吓唬,"如果你不服从,我就叫野人嘎嘎吃你!"和'水鬼'一样的角色,就是长辈们为了防止孩子溺水而编造的故事,每年夏天,长辈们都会告诉小孩子,不要靠近池塘的水池,小心水鬼会把你拖下来当成'替身'。
这样的传说也演变成都市传说,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
全国各地也有零星的野人的利基传说。例如,1953年,浙江省丽水市穗昌县一名妇女杀死了一只试图伤害女儿的"人形兽",并砍掉了野生动物的手脚,后来被一名中学老师要求手脚制作标本,1980年在绥昌县西平镇第一中学的储藏室里发现了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周国兴立即赶到该地区,拿到标本,与人类等灵长类动物进行了比较,最后确定标本属于一只大个体短尾猴。"玉昌县"是一只短尾猴。
1982年,河南有人派周国兴去检查一只"野人"的脚,被认定为熊掌。在周国兴远征新疆期间,地质工程师赵紫云告诉周国兴,他追踪并杀死了三名疑似"野人",都是棕熊。
袁国英(也曾参与喀纳斯湖水怪事件)认为,新疆至少有7、8个野人,分布在阿尔泰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地区,已知包括:乌鲁木齐的"红柳瓦"、巴鲁克山的"小毛人"和帕米尔高原的"大毛人"。
1985年,湖南省新宁市一家组织,高价购买了一只"野人"标本,鉴定出是短尾猴。
2009年,在重庆市南川区大川镇附近的山林中发现了三名黑人野人。《重庆晚报》向动物专家询问了什么被认为是极有可能的黑叶猴。
长白山也制造了疯狂的谣言,还对"经典传说",估计是和长白山天池水怪的搭配产品。
周国兴几十年来鉴定出无数所谓的"野人"标本,结果都是猴子和熊,周国兴还参加了对神农的考察,花费了大量精力却没有发现任何野人的踪迹,派人去检查,"野人的头发"被鉴定为染人的头发或其他伪造的, "野生脚印"大多是变形的动物脚印或人工痕迹。所以在1977年的探险之后,他觉得野人的真实可信度只有10%,这个数字逐渐下降到0。
周国兴认为,在无数的野外目击者报告中,除了那些捏造的,大部分目击者都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慌的状态,或者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把一些已知的动物误认为是"野人",或者一些不知名的动物误认为是"野人"。周国兴也认为,有一些执着寻找"野人"的狂热分子,其实是带着名利于自我炒作的态度。
因此,大多数野生动物目睹的事件都是猴子、熊等野生动物误读,不要以为动物认错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动物误入歧途的现象现在在网上很普遍,比如去年年初张冠李黛哀悼白蜻蜓事件。人们对黄鼠狼(黄色蛞蝓)的心目不胜数,但即使是匹配的图片也可能不匹配,蛞蝓、黄喉蛞蝓、白蛞蝓、虎蛞蝓等纤细体体的雪貂经常被误认为黄鼠狼,甚至曾经读过一篇关于黄鼠狼的自媒体文章,一共4张图片,其实都不是黄鼠狼。
把蜻蜓想象成黄鼠狼。
白鼬鼠被视为黄鼠狼。
业余摄影师马丁·勒梅(Martin Le-May)在伦敦拍摄了一只骑在欧洲绿啄木鸟背上的蜻蜓。但传播到国内网络,它变成了"黄鼠狼飞啄木鸟"。
我甚至不认识狐狸,我认为它是故意浇水的。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搜索信息非常方便,但这么多人甚至连黄鼠狼都承认了错误,可见,那些上个世纪那些疯狂的目击者报道真相实在是无法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