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说中顺治皇帝的长子—治理黄河的大功臣

作者:茶煮历史

顺治的皇长子牛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清史稿》记载他是二岁夭折。但在民间传说中他并没有死。

他的生母庶妃巴氏(又称笔什赫额捏福晋/笔什赫氏/巴尔福晋/巴福晋/巴尔氏/巴氏)据说是为宫女,在生下他之后,又先后为顺治生下皇三女(5岁殇)、皇五女(7岁殇) ,巴氏也是为顺治生下子女最多的女人。

牛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这年八月,顺治娶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顺治亲表姐)为皇后,当时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典礼,她也是第一个从太和门被迎入宫的大清皇后。成婚后,因孟古青爱嫉妒,生活奢侈,与顺治帝感情很不好,两年之后,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顺治终于以“忍无可忍”将皇后降为静妃,侧居西宫。她是清代唯一一位废后。也有传说她被送回了科尔沁娘家,还在那里生下了孩子。她的去世年月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仿佛凭空消失一般。

皇后被废的前一个月,七月时,顺治皇二子福全降生,生母小福晋董鄂妃(即后来的宁悫妃),十二月,巴氏为顺治生下了皇三女。

传说中顺治皇帝的长子—治理黄河的大功臣

少年天子 郝蕾饰演静妃

在孝庄文皇后的坚持下,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顺治再次册立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而这一年三月十八日,佟佳氏为顺治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十二月,巴氏又为顺治生下了皇五女。

传说中顺治皇帝的长子—治理黄河的大功臣

《少年天子》花束子 巴氏原型

由此可见,巴氏相对比较受顺治喜欢的,她为顺治皇帝生育孩子时伴随了顺治最大的后宫风波—废立皇后。两年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女人董鄂氏进宫了,直接封为西宫妃、贤妃,即西宫大福晋。一个多月后,又晋封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绝无仅见,她也是清朝第一位册封的皇贵妃。

在这复杂多变的宫斗生活中,因为巴氏出身卑微,恐怕她和长子牛钮性命不保,母子俩最后被逼出宫,对外称“皇长子牛钮夭折”。清史稿(因作者大多为满清遗老)中为了大清皇帝的脸面,也采取了这个说法。

传说出宫的皇长子牛钮最终流落到武陟(今隶属河南省焦作市),康熙六十年时黄河在武陟决口,形势十分危急,长年居住在黄河边上、深谙黄河水性的牛钮,冒死进京与康熙相认,并献出治河良策。于是,康熙皇帝封牛钮为左都副御史,自己担任都御使,派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亲自到武陟决口,同牛钮一起治理黄河水患。牛钮上任后,罢免了治河不力的河南巡抚杨宗仪,诛杀了河道总督赵世贤,最终成功堵住了武陟的黄河决口。

雍正即位后,对于这位治河有大贡献的伯父,既无法恢复其皇室身份,又不能安置在朝廷做官,而且牛钮本人也不想再沾染朝廷是非。雍正于是下令建造了一座嘉应观,为自己伯父的最终归宿。这也是嘉应观为何按照皇家规格建成故宫的模样,而且还在中大殿彩绘65幅龙凤图的原因。

传说中顺治皇帝的长子—治理黄河的大功臣

勅造嘉应观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位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是黄淮诸河龙王庙,里面供奉的是彪炳史册的15位历代的治河功臣,嘉应观的东西龙王殿和中大殿分别供奉着贾让(西汉)、王景(东汉)、谢绪(南宋)、贾鲁(元朝)和明朝的黄守才、白英、潘季训、宋礼、刘天和,清朝的朱之锡、栗毓美、齐苏勒、稽曾筠、林则徐,另外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治河功臣,供奉于中大殿,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传说就是牛钮。

传说中顺治皇帝的长子—治理黄河的大功臣

嘉应观牛钮塑像

《豫河志》牛钮小传中开篇便说“牛钮谙练河工”,但只记录了其在武陟的治河方略及功绩,没有任何其出身籍贯和去向终年的记载。在《清史稿》中,其他参与治河的朝廷大员均有传记,唯独没有他的传记。也许就是这些满清遗老们为了皇家避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