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說中順治皇帝的長子—治理黃河的大功臣

作者:茶煮曆史

順治的皇長子牛鈕,生于順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清史稿》記載他是二歲夭折。但在民間傳說中他并沒有死。

他的生母庶妃巴氏(又稱筆什赫額捏福晉/筆什赫氏/巴爾福晉/巴福晉/巴爾氏/巴氏)據說是為宮女,在生下他之後,又先後為順治生下皇三女(5歲殇)、皇五女(7歲殇) ,巴氏也是為順治生下子女最多的女人。

牛鈕生于順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這年八月,順治娶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後侄女,順治親表姐)為皇後,當時舉行了極為隆重的典禮,她也是第一個從太和門被迎入宮的大清皇後。成婚後,因孟古青愛嫉妒,生活奢侈,與順治帝感情很不好,兩年之後,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順治終于以“忍無可忍”将皇後降為靜妃,側居西宮。她是清代唯一一位廢後。也有傳說她被送回了科爾沁娘家,還在那裡生下了孩子。她的去世年月曆史上也沒有任何記載,仿佛憑空消失一般。

皇後被廢的前一個月,七月時,順治皇二子福全降生,生母小福晉董鄂妃(即後來的甯悫妃),十二月,巴氏為順治生下了皇三女。

傳說中順治皇帝的長子—治理黃河的大功臣

少年天子 郝蕾飾演靜妃

在孝莊文皇後的堅持下,順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順治再次冊立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而這一年三月十八日,佟佳氏為順治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十二月,巴氏又為順治生下了皇五女。

傳說中順治皇帝的長子—治理黃河的大功臣

《少年天子》花束子 巴氏原型

由此可見,巴氏相對比較受順治喜歡的,她為順治皇帝生育孩子時伴随了順治最大的後宮風波—廢立皇後。兩年後,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順治皇帝最寵愛的女人董鄂氏進宮了,直接封為西宮妃、賢妃,即西宮大福晉。一個多月後,又晉封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絕無僅見,她也是清朝第一位冊封的皇貴妃。

在這複雜多變的宮鬥生活中,因為巴氏出身卑微,恐怕她和長子牛鈕性命不保,母子倆最後被逼出宮,對外稱“皇長子牛鈕夭折”。清史稿(因作者大多為滿清遺老)中為了大清皇帝的臉面,也采取了這個說法。

傳說出宮的皇長子牛鈕最終流落到武陟(今隸屬河南省焦作市),康熙六十年時黃河在武陟決口,形勢十分危急,長年居住在黃河邊上、深谙黃河水性的牛鈕,冒死進京與康熙相認,并獻出治河良策。于是,康熙皇帝封牛鈕為左都副禦史,自己擔任都禦使,派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親自到武陟決口,同牛鈕一起治理黃河水患。牛鈕上任後,罷免了治河不力的河南巡撫楊宗儀,誅殺了河道總督趙世賢,最終成功堵住了武陟的黃河決口。

雍正即位後,對于這位治河有大貢獻的伯父,既無法恢複其皇室身份,又不能安置在朝廷做官,而且牛鈕本人也不想再沾染朝廷是非。雍正于是下令建造了一座嘉應觀,為自己伯父的最終歸宿。這也是嘉應觀為何按照皇家規格建成故宮的模樣,而且還在中大殿彩繪65幅龍鳳圖的原因。

傳說中順治皇帝的長子—治理黃河的大功臣

勅造嘉應觀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位于中國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是黃淮諸河龍王廟,裡面供奉的是彪炳史冊的15位曆代的治河功臣,嘉應觀的東西龍王殿和中大殿分别供奉着賈讓(西漢)、王景(東漢)、謝緒(南宋)、賈魯(元朝)和明朝的黃守才、白英、潘季訓、宋禮、劉天和,清朝的朱之錫、栗毓美、齊蘇勒、稽曾筠、林則徐,另外還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治河功臣,供奉于中大殿,身穿龍袍,頭戴皇冠,傳說就是牛鈕。

傳說中順治皇帝的長子—治理黃河的大功臣

嘉應觀牛鈕塑像

《豫河志》牛鈕小傳中開篇便說“牛鈕谙練河工”,但隻記錄了其在武陟的治河方略及功績,沒有任何其出身籍貫和去向終年的記載。在《清史稿》中,其他參與治河的朝廷大員均有傳記,唯獨沒有他的傳記。也許就是這些滿清遺老們為了皇家避諱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