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作者:解码企业家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陈鸿昌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江苏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厅级)、离休干部陈鸿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15日8时58分在常州逝世,享年87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鸿昌曾担任过常州市长。他自1949年参加工作后,在常州工作了将近四十年。

我初识陈鸿昌老市长,还是2015年初,应《刘国钧研究》杂志之邀前去专访,请老市长谈一谈他眼里的刘国钧。后来,有幸师从老市长,近五年来得其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匪浅。

去年底,我开设微信公众号《解码企业家》时,得到了老市长的肯定与支持, 他还亲自作序,寄语:让企业家精神文化之园百花齐放!

今天,我把五年前的专访旧文《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在专栏里推送,作为纪念。

为保持前后统一,本文延用最初署名,谢韵即专栏作者三言(笔名)。

83岁的陈鸿昌,鹤发童颜。

16岁进大成厂当艺徒3年,较早参加党的地下斗争,解放后进机关,19岁被分配到新毅毛纺厂当厂长,成为常州市第一个工人出身的地方国营厂长。50年代初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脱产学习,毕业于工业经济系。

从纺织业界所称的“黄埔军校”起步,从工人、厂长、局长,到援外专业技术组组长和经委主任,后被选上常州市长、再调任江苏省体改委副主任,直至离休。

其间,曾任省体改研究会会长,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2014年底退出社团职务,被聘任为高级资深专家,继续为社会服务。

这一路走来,陈鸿昌丰富的经历,旺盛的学习力,深遂的全球眼光以及决策力,始终与年龄成正比。

“刘国钧是‘三家’,实业家,爱国主义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教育家。社会一般评价刘国钧是前两家,而我认为应该再加‘一家’,对国老先生的评价才更为全面,更为符合客观实际。

现最该研究学习继承的是他的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也为常州职业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启示。”他有感而发。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围绕“刘国钧”的访谈,在陈鸿昌的工作室进行。

时光一下子拉回到半个世纪以前,熟悉与陌生相混杂,那一个个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片断,就像春日午后的阳光金片,带着质感,温暖闪亮。

“我是第一批艺徒进大成,深受大成教育熏陶,较早参加党的地下斗争,迎接解放军渡江和护厂工作,是建立新政权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1947年,陈鸿昌到大成三厂当艺徒时,还只有16岁。“我们是厂里第一批招进来的艺徒,住在集体宿舍,白天上班干活,晚上培训上课。”

工厂对艺徒管理很严格,不准留长头发,一律剃平顶头;不准谈恋爱,随便与女性说话接触;不准随便请假回家,书信往来也要检查管理,很严格。

据他介绍,厂里管理分两个系统:一个是庶务系统,包括总务、财务等,属行政文职人员;一个是工务系统,包括生产车间、技术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上述两者都是属于管理层的人员。管理机构相当精简,管理人员相当重视素质和技能。

刘国钧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培训机制与体制:技术工种采取“艺徒”即徒工机制,熟炼工种采取“养成工”即女性熟炼工机制,管理层职员采取“练习生”机制,形成了三级分层培训体系。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刘国钧

“国老非常注重自身的技术骨干队伍培养,职工队伍教育培训管理也都很严格,同时也出现了职工之间特别是职员管理层与工人劳动层待遇区别悬殊的状况,形成内部矛盾。”

陈鸿昌回忆,当年用餐也分等级:职员坐圆桌,男工坐方桌,女工是坐长条桌;用的碗也有区别,职员是金边碗,男工是瓷碗,女工是竹碗或陶碗;就连筷子也有区别,职员用的是银筷或象牙筷,男工用方筷,女工用的是圆筷;至于饭菜的数量和品质,就更加悬殊了。

解放军渡江之后,陈鸿昌成为护厂委员会主要成员之一,通过护厂来保护工人和厂里的财物。当时工人已3个月拿不到工资了,加上对共产党的谣言,工人特别是女工都要走。

“我们一方面做好工人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用发布来解决工资欠发问题,以此稳定情绪,做好护厂工作。”

渡江解放后, 7月份陈鸿昌就离开了工厂到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工作,8月加入共产党,9月参加中共常州地委举办的以整党为内容的培训班,整顿苏南地下党,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搞实业,刘家属稳健型,与荣家擅长资本运作不同”

“刘国钧是实业家,爱国主义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教育家。”陈鸿昌用“三家”评价刘国钧老先生。

谈及刘国钧创业方面,陈鸿昌称刘家是稳健型,重视实业救国,创业起家;而荣家(荣毅仁)则不同,除实业外,较重视银行金融作用,把企业规模做大。

就陈鸿昌对刘、荣两家个人资产来评估,他认为,刘家个人资产超过荣家的个人资产。但从企业总资产规模来看,荣家超过刘家,这说明荣家擅长资本运作,充分利用银行金融资本及货币等效果明显。

陈鸿昌认为刘国钧有悟性,明智,爱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后来做到了江苏省副省长。

”大成一二三厂的厂长,都是刘国钧从基层自行培养出来的“

刘国钧1962年捐10万元创立民办常州勤业机电学校,即后来的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

刘办职业学校的梦想生后由其子女实现,女儿刘璧如、女婿查济民等亲属捐赠110万美元作基金,每年的利息资助办常州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现常州刘国钧等职业技术学校)。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刘国钧夫人(前排中)和女儿刘璧如(前排左)、女婿查济民(前排右)

“虽然职业中学,是在刘国钧逝世后成立的,但他早在1942年就提出‘中国人的教育是一生一世的教育’,强调人是企业中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劳动者的素质,而人才的背后是教育、培训。”

整个访谈,陈鸿昌多次强调,“刘国钧是当之无愧的实业教育家。我认为现在最该研究学习的,是他的终身实业教育理念。”

陈鸿昌讲了3个厂长的故事,都是刘国钧从基层自行培养出来的。

1、大成一厂的沈启成,就是一名艺徒出身的厂长,还是工程师的时候就被刘国钧选送到国外培训,在工人中树了榜样。

2、大成二厂的厂长陈钧,毕业于南通纺织学院,技术员出身,后来也被刘国钧选派到英国留学,学习染色。回国后担当重任。

3、大成三厂的厂长缪甲三,跟陈钧是师兄弟,实习时就被刘国钧相中,安排他从纺纱到织布,一个工序一个工序,与工人一起劳动,熟悉机器性能。时隔两年,刘国钧创办上海安达纱厂时,缪甲三就担当重任。后来,刘国钧考察美国,缪随行,既做翻译,又负责选购纺织机器。回国后,缪甲三担任大成三厂厂长,成为刘国钧的得力助手。

“从职工中培养厂长,榜样就在身边,教育改变命运,这是多么振奋人心。”

陈鸿昌指出,刘国钧自己终身学习,求贤若渴,一以惯之加强职工的道德品质与职业技能教育,短短数年就培养出大成的一支技术管理力量雄厚的职工队伍。

”大成好比母鸡,孵出了锻造厂、机床厂、常化厂、常林厂、二五三厂等一批小鸡,并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了许多人才“

刘国钧,不仅仅是历史的。刘国钧给予常州的,也不仅仅是大成。

“大成好比母鸡,孵出了锻造厂、机床厂、常化厂、常林厂、二五三厂等一批小鸡。常州工业企业的基础,可以说是大成公司‘母亲生蛋’打基础办起来的。”陈鸿昌笑言,“资产阶级也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刘国钧留给常州的,除了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从大成厂这个培养纺织业人才的“黄埔军校”,不仅走出了很多纺织业的技术能手和全国劳动模范,而且还走出了一批省市局领导,陈鸿昌也是其中之一 ,同时也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访谈结束前,当问起有没有亲眼见过刘国钧本人?陈鸿昌摇了摇头:没有见过,解放前与资本家怎么能多接触,他常在上海,解放后又当上了副省长。

说起刘国钧的女儿刘璧如、女婿查济民,“他们不仅是刘国钧事业,而且是刘国钧文化的传承者,特别热心教育事业,在常州捐资助学,值得称颂。”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刘国钧研究》杂志

陈鸿昌:刘国钧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

陈鸿昌老市长亲手修改稿

(微信公众号《解码企业家》 作者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