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要郑板桥的字画,商人做了个局,郑板桥果然上当……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1693年-1766年),他的诗、他的书法、他的绘画,世称“三绝”,又因脾气古怪,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因此成为了“扬州八怪”之一。

为要郑板桥的字画,商人做了个局,郑板桥果然上当……

他成名以后,那时的人们无论懂不懂书画,无不以家中挂上几幅板桥先生的字画为荣,不管是对联也好、方斗也好、条幅也好、画也好,只为个附庸风雅。有钱人家,更不惜出高价以求,几乎当时的名士家中都有他的字画。

这对于辞官以后的板桥先生,正好以卖字画为生。但是,这板桥先生的脾气就是这么怪,对一些看不上眼的人,出再高的价钱,也不卖!

其中,有个商人,很有钱,在当地也很有名气。但他去板桥先生那里去求字画,无论给多高价钱,板桥先生就是不卖。因为他听到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的名字就来气。

可这个商人看看别人家里都有先生的字画,唯独自己家没有,这多没有面子啊。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板桥先生喜好游玩。这一天,他带着书僮,背着诗囊,走出城外很远,渐渐看不到人烟了。突然看到,在不远处乱坟之间,有屋角隐隐露出山岭,一缕炊烟淡淡升起,似乎还有花草杨柳,这让他很惊异:“难道这里有隐者居住?”

到近前一看,这里有几间精致的茅屋,没有院墙,又没有邻舍;一座小桥架在小溪之上,直通柴门。门侧白板上有幅对联:“逃出刘伶禅外住,喜向苏髯腹内居,”横批:“怪叟行窝。”

第二道门上,也有一幅对联:“月白风清,此处更容谁卜宅;麟阴焰聚,平生喜与鬼为邻。”横批:“富儿绝迹。”

庭院中笼鸟盆鱼,与花草相掩映。新种的芭蕉,才有掌大;刚种的杨柳,才比人高。客厅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摆放着一个小茶几,一张书桌,书桌上摆着纸墨笔砚,镇尺;另有四把椅子,二只矮凳,一张木床,一个藤枕,一个书橱,

床头上挂减=着一张青藤老人补天图,墙上挂着一张琴一口剑,再无别物。板桥先生高兴坏了,这不是“神仙”住的地方吗?

也不问主人谁是,他先在床边坐了下来。这时,一个童子自内室出来,看了他半天,就朝房间里大声说“有客人。”只听到里面主人说了声,不见客。板桥先生的书僮赶快答道,是板桥先生来了。主人这才出来。

板桥先生一看这人,头戴东坡式的角巾,王恭式的鹤氅,羊叔子式的束带,白香山式和飞云履,手拿麈尾的老头,翩翩走来。两人略一叙话,非常投机。

板桥先生问老头名姓,老头说:“老夫甄姓,西川人,流落于此。人以老夫太怪,就自名为怪叟。”

板桥先生问:“富儿绝迹”是什么意思?

老头说道:“扬州富家子弟,近来颇好风雅,听说我住在这里,有些花草,都争着来窥看。这些人满身金银宝气,一来到这清冷之地,有的失足掉到溪水里,有的花刺钩破衣裳,有的让小鸟的粪拉到头上,还有一个,刚在这里坐下,房上一块瓦掉下来,正中额头,鲜血淋漓,马上逃走了。从此,这些人相互告诫,不敢再来了。因此我写了这几个字。”

板桥先生说:“我生平也最讨厌这些富家子弟。”

一会,童子献上清茶,老头弹起古琴,音调一时激越,再转和煦,忽然铿然停止,非常动听。

老头问:“先生能喝点酒吗?”板桥应道:“能啊。”

老头说:“可惜这里离集市太远,没有什么好菜”又说:“我锅里刚炖好了狗肉,可就怕你不喜欢吃啊!”

板桥先生最爱吃狗肉了,听他一说简直口水都流下来了,连忙说:“我平生最喜欢吃狗肉。”

为要郑板桥的字画,商人做了个局,郑板桥果然上当……

老头说:“那太好了。”于是就摆上狗肉,端上几盘野菜,拿来了酒,两人边吃边饮,吃了个痛快。

老头乘着醉意,又抽剑起舞,飘飘忽忽,舞出一团白气,忽然大喊一声跃出圈外,依旧入座,面不改色。

板桥先生高兴地端起酒,说:“老先生,您这是高人啊!敬你一大杯! ” 再看日头已下山,就起身告辞,而心里却有相见恨晚恋恋不舍之意。

看来这老头也是,他有点不舍地送板桥先生过了桥,说:“我俩都是那不合时宜的脾胃,如果有空,可要再来啊。”板桥先生答应着走了。

自此,板桥先生每天来看老头,谈诗论词,不知疲倦,直到醉后方回。两人交往一个多月,谈诗谈词,谈天论地,但绝口不谈书画。

板桥先生反而忍不住了,这天他问老头:“先生您对书画感兴趣吗?”老头说道:“我对书画不通。”

板桥先生说:“不瞒您说,我对书画还颇有自信,近来的有名人士,都争着要我的字画,但我不会轻易地给他们。我看先生您这里墙壁上空空的,我不妨就作上几幅,作为答谢,如何?”

老头说:“那敢情太好了,先请您再饮一杯。”然后,叫童儿研墨。

板桥先生兴致所至,挥毫急书,顷刻就有了十余幅,然后又一一写上自己大名。

老头说:“小泉是我的字,请您是题上我的字,再荣幸不过了。”

板桥先生诧异地说:“老先生你的字,怎么和一个商人一样啊?”老头说:“大概是偶然重名了吧。”板桥先生也不介意,就写了书赠“小泉”字样在字画上。

老头说:“这墨宝不一般啊,从此我这里要蓬荜生辉了!”两人又畅饮一气,板桥先生回家时已二更天了。

第二天,板桥先生的朋友问,这几天去哪了?板桥先生说,去了怪叟那里,并且把怪叟夸了一通。朋友们说:“我们这里没有听说过这么个人啊!你说的那个地方,一向荒凉偏僻,无人居住,是不是见鬼了?今天我们也随你一同去拜访拜访,看看怎么回事。”

这天,板桥先生和朋友们一同再到那个地方,一看,草房花柳门墙小桥都没了,只有一弯流水,满地都是些乱柴草。

板桥先生先是大惊,以为遇到鬼了;忽然间又明白了:“这个商人太狡猾了,竟然用这样的手段赚取我的书画!也真是大动了脑筋啊。”

为要郑板桥的字画,商人做了个局,郑板桥果然上当……

回家后,暗地找人去商人家里去查看,只见这个商人家里把他的字画挂了个满墙,墨痕还未干呢。——板桥先生只有苦笑,谁让自己喜隐士,贪酒肉,自愿上当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