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玲(右一)正在检测水质。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邓伟勇 摄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邓伟勇
通讯员/宁翔
拧开龙头取水,往试管滴试剂,晃动、观察……10月26日上午7时30分许,芦淞区西海龙苑小区“业主之家”,周玲正在检测水质。
“合格!”不到5分钟有了结果,周玲嘴角露出笑容。
67岁的周玲是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小区实现自治管理后,他每天例行检测,6年未间断。
“在老周的带领下,小区不仅管理愈加精细,面貌焕然一新,更是在经济上摆脱了‘贫困’。”小区党支部书记曾玲不停点赞,道出了背后的故事。
西海龙苑小区位于芦淞区沿江南路99号,始建于2003年,有常住居民约1600人,小区一楼有个农贸市场,是典型的集商住于一体的小区。
到2015年,当时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车辆及人员管理混乱,邻里纠纷时有发生,怨声载道的业主们一致决定:与物业公司“分手”,实行自治。
“请神容易,送神难。”彼时,小区早已不堪重负——经过盘算,物业公司退出,将欠下25万元债务。怎么办?
“自己居住的小区,我们自己来管理!”希望有个好环境的业主们七嘴八舌地讨论。
“何不试试众筹?”有人提议,立马得到众业主响应。
“以1万元为基数,单人最多出资5万元。每月付息,2年后还本。”周玲以自己的房产作为担保,向业主承诺。资金在11天内凑齐,当年6月1日,业委会正式“当家”。
“不仅要让小区‘起死回生’,还要‘生龙活虎’。”周玲撂下狠话,心里也有了谋划——从停车费、门面租金等各个方面入手,扭亏为盈攒“家底”。
2017年3月,从业主手中众筹的25万元资金提前还清,小区账户上每年还有10余万元进账。利用经营性物业收入,小区建筑外墙、门岗陆续进行了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大门口的活动中心加装了健身器材,人气越来越高。整个小区物业管理费缴费率高达99.9%。
“业主用行动支持业委会工作,我们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小区有改造项目,周玲都精打细算,先让招标单位自主报价,再进行比价选择,每项支出都及时对外公示。
硬件条件上来了,软件还得跟上。小区水质是业主关心的问题,业委会每年聘请专业人员对小区水箱进行清洗,每月将小区用水送至水质监测站检测。小区党群服务站内,居民们一起坐下来给小区“找茬”,群策群力,小区一天天在变美。
“不但老母鸡还在,老母鸡还生了蛋……一路走来非常艰辛,感谢全体业主的认可与支持。”去年12月,业委会邀请小区7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共迎新年,周玲公布了收支情况,难掩激动之情。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如今,走进西海龙苑小区,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老人们热络聊天,怡然自得。“小区越来越好啦!”“感谢业委会,你们辛苦啦!”业主群里,大家纷纷感慨。
【来源:株洲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