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滞留游客手写感谢信 受访人供图
“我丈夫患喉癌手术后不久,这次出游就是为散心,没想到因为疫情被困在了这里”“出门十多天,所带的费用基本用完,房费已无力负担,李老板得知我们的情况后,慷慨地免了我们的房费,并且还要免费为我们提供早餐。”
这是10月24日,内蒙古额济纳旗滞留游客望小叶(化名)和其丈夫手写的一封感谢信,他们都已年过七旬,信中感谢的对象是胡杨小镇东晖伯悦酒店经理李龙。
十几天前,包括望小叶在内共541人乘坐安徽“幸福号”西北游专列,从安徽芜湖出发一路北上,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他们于2021年10月17日乘坐专列抵达张掖后,换乘大巴到达额济纳旗,计划10月18日离开。当日额济纳旗启动疫情管控措施,游客滞留至今。目前旅行团成员需求主要是餐饮、住宿以及用药等,特别是旅行团成员年龄普遍偏大,随身携带的各种药品开始出现短缺。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端,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有着全球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10月,正值26253公顷的千年古树、怪树、胡杨美景绽放,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
10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确认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截至10月24日11时,确诊病例增至31例。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总人口约3.5万的额济纳旗,滞留了近万名游客。
患癌游客病情稳定 全国各地支援药物
胡杨小镇是额济纳旗的一个文化旅游产业园,著名景点有东风航天城、胡杨林、黑城、神树等。据了解,目前整个胡杨小镇的滞留游客和当地群众共1400多名,这些游客被安置在小镇里的7家酒店内,酒店的房价被政府限定每天不超过200元,其中很多房间则是酒店自助免费提供。
10月25日,前述感谢信中提到的东晖伯悦酒店经理李龙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他的酒店共安置了滞留游客163人,其中有七八十人是来自安徽西北专列的老人们。这些老人们在当地政府和酒店服务人员的安抚下,已经从最初的恐慌中过渡过来,大多平复了心绪。
他的酒店共接收了8名癌症患者,均为安徽幸福号西北专列的乘客。在当地政府和酒店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8名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病情被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李龙回忆说,最初有几位老人将药落在了火车上,向额济纳旗的旗长求助,最后发改委的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冒着生命危险往返火车两次,帮老人们取回了药品,“老人们拿到药的时候非常感动,甚至要为取药人跪下。”
老人的急救药物 受访人供图
李龙同时提供了其中一名老人孩子的感谢信。信中提到,自己七十多岁高龄的父亲在滞留期间哮喘病发,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多亏了李龙和导游王晓琴立即开展救助,两人先是驾车购药,后来开车带父亲去医院就医,了解到当地医院无法接诊后,李龙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额济纳旗人民政府,请求帮助。旗长叶玉霞接报后立即安排旗发改委工作人员,后者辗转与铁路部门取得联系,派工作人员立即动车往返两次从专列上取回特效药,于当晚送到父亲酒店,帮助父亲很快缓解了病情,渡过难关。
感谢信 受访人供图
李龙说,突发大疫,整个小镇毫无准备,物资已极度短缺。他所在的东晖伯悦酒店,是小镇里唯一能够供暖的地方,其他酒店都只能靠空调取暖;而日常所需物资都要从远隔近一千公里的巴彦淖尔或是银川调运,医疗器材大多依赖政府空运。
额济纳旗10月20日公布滞留游客咨询服务电话,同时向全国发出援助请求。
额济纳旗政府23日回应,在为滞留游客提供“流动超市”“流动药店”的基础上,开启“线上购药缴费、线下送药上门”全流程零接触服务。阿拉善盟发改委副主任王宏伟称,当地已安排额济纳旗蒙医医院作为综合门诊向社会开放,在正常保障广大居民和滞留游客门诊服务的同时,为酒店内滞留游客提供上门问诊服务。
25日下午,当地负责接收特殊药品的工作人员刘斌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发来了药品,目前已在途中,等这些物资到达后,将通过专门的中转站发放到各处。
每日步数两万步 游客互助令人动容
据了解,从10月22日起,当地政府每天为入住酒店的滞留游客免费提供1餐正餐,以及1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一份方便面、火腿肠和矿泉水,早晚餐需要游客自行解决。在李龙的酒店,早餐则由他的母亲承包。在游客滞留的8天里,李母和她的两位朋友早早出门,为一百多名游客烧好热粥、煮好鸡蛋,让每位游客每天都能吃上早餐,“我们实在是资源有限,现在这边物资极其紧张,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早点,比如粥、咸菜、鸡蛋、豆浆,所幸酒店里的老人们非常理解我们,从没挑剔过,这一点我们也很感动。”
这些日子里,李龙处在一种高度焦虑的轮轴转中。整整八天,他和游客一样被困在小镇里,来回短短几百米的距离,李龙每日的微信步数却稳定在两万步上下,“我们每天都会把三餐分发到每个房间的门口,待游客吃完,我们再去房门外一间间回收。”
相比身体的疲劳,精神上的压力更让他寝食难安。他要随时关注游客的情绪,承担起一个纾解者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胡杨小镇还接不上核酸数据,我们做了几轮核酸,都没办法在手机上查询结果,导致不少游客很恐慌,食不下咽,我只能宽解他们,你们安心待着,只要医院没有来人拉你们,你们都是安全的。”
为滞留游客运送物资 受访人供图
劳累中,李龙似乎收获了另一种感动。前面提到的患癌老人生活艰难,李龙主动免去了他们的房费和餐费,老人感动落泪,李龙也忍不住跟着哭;他还感动于滞留游客之间的守望相助,酒店里来自上海的滞留游客了解到两名老人的情况,主动要为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老人深深感谢并婉拒了这笔资助。回到房间后,老人联系李龙,一定要把自己房间里的一大桶矿泉水拿出来,说是要给更需要的人喝。老人说自己岁数大了,喝自来水就行。
滞留游客间的善意和互助,如同一股暖流,给李龙以力量,也给寒冷中的小镇带去希望的光亮。李龙觉得,自己不怕辛苦,也不图名利,只求理解。他表示,自己只是广大为了抗击疫情和滞留游客的安危而奔走的额济纳旗民众中的一员,大家无不希望这些游客可以安全回家;他也希望全国各地的人们,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