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言的结局

作者:卓凡的呼唤
无言的结局

寻找 2021年10月20日摄于寻乌

温馨提示

写于1983年6月的这篇小小说,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那个年代,是讲诗意,讲理想,讲情怀的。

情节很简单,故事性也不强,基本上都由人物对话构成。不过有些场面,有些诗情画意。

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他又偶然地碰到了她。

“整整两年不见了”,他的声音有些异样。

“是的。”她低着头,蹭着鞋子。

“回想过从前吗?”

“没有。”

他尴尬地笑笑:“你还是这么年轻。”

她抬起头来:“你也一样。不过笑起来时,右眼角多了一条皱纹。”

他翻弄着手中的书本:“记得公园湖边的那张长椅吗?”

她答:“记忆是筛子,经常筛掉一些东西。”

而他,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那是早春二月,垂柳上绽着一点点鹅黄。她穿着一件红色的平绒上衣,踮着脚折下一枝柳条,喃喃地说着:“春来了,你也来了。”

而在这之前的无数个梦的等待之中,她缺乏耐心。当她意识到他是自己朋友中的强者,而要行使选择权时,曾经成为过去时的那个人,却又突然回到了她的生活里。她无可奈何地放弃了他。

“那么,我有什么错呢?问题在她,或者并不在她……”

爱情与人生是复杂的。平静而理性的分手,是在他和她去买维纳斯雕像,商店缺货,回家的途中。

现在,他该说些什么呢?说因为她是他的初恋,所以他时常捧着被撕碎的她的照片?说他在一个深山林场的夜晚,万籁俱寂,只有一两声狗吠,他因此更觉得孤独,而在昏黄的灯下,一次次写她的名字?不,不告诉她,我不是她的初恋。

“真的好倒霉,去年考试,我就差一分。唱歌是考生里最好的,听音85,语文76,多亏你帮我辅导语文。”她打破宁静。

“我早就知道了。不要灰心,继续努力。记得我跟你说过,歌德讲,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价值,就必须为世界创造价值。一定不要使属于自己的时空,是一种单调的白色。”

她像以前一样,闪着稚气的大眼睛,认真地点着头。他又想起了因为她解释不出一句文言文,罚她从1楼到4楼上下来回跑6次的情景。

“我今年还要去考。考取了,请你吃糖。”她一字一顿地说。

“记得你曾经对我讲起过雪莱的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考!考取了,我送你一尊维纳斯。”

她把他送上大马路。两道惨白的车灯迎面射过来,光束隔开了他们。

在马路两边,他们默默走着。

作者简介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三批人选、第三届“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入选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主编出版的《赣鄱群英汇·江西省优秀人才成长案例》。

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1985年,就因业绩突出,被中国记协选派赴战区采访,成为迄今为止江西新闻界赴战场采访第一人。3次获得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曾采写长篇通讯《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以及《火炬,照耀着英雄城的大街小巷——邱娥国和他的同事们》等后续报道,为推出和宣传邱娥国这一个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华新闻报曾经以《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力量》为题发表通讯,对其从业事迹进行报道。

新闻采编业务娴熟,文字工作能力全面,在消息和通讯、言论以及散文、诗歌等多领域均有建树。采写、创作的大量消息、通讯、评论、散文、诗歌和随笔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特色较为鲜明。

有七八十篇作品获全国和全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