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言的結局

無言的結局

尋找 2021年10月20日攝于尋烏

溫馨提示

寫于1983年6月的這篇小小說,明顯地帶有那個時代的痕迹。那個年代,是講詩意,講理想,講情懷的。

情節很簡單,故事性也不強,基本上都由人物對話構成。不過有些場面,有些詩情畫意。

希望讀者能夠喜歡。

他又偶然地碰到了她。

“整整兩年不見了”,他的聲音有些異樣。

“是的。”她低着頭,蹭着鞋子。

“回想過從前嗎?”

“沒有。”

他尴尬地笑笑:“你還是這麼年輕。”

她擡起頭來:“你也一樣。不過笑起來時,右眼角多了一條皺紋。”

他翻弄着手中的書本:“記得公園湖邊的那張長椅嗎?”

她答:“記憶是篩子,經常篩掉一些東西。”

而他,一閉上眼睛,就仿佛看到,那是早春二月,垂柳上綻着一點點鵝黃。她穿着一件紅色的平絨上衣,踮着腳折下一枝柳條,喃喃地說着:“春來了,你也來了。”

而在這之前的無數個夢的等待之中,她缺乏耐心。當她意識到他是自己朋友中的強者,而要行使選擇權時,曾經成為過去時的那個人,卻又突然回到了她的生活裡。她無可奈何地放棄了他。

“那麼,我有什麼錯呢?問題在她,或者并不在她……”

愛情與人生是複雜的。平靜而理性的分手,是在他和她去買維納斯雕像,商店缺貨,回家的途中。

現在,他該說些什麼呢?說因為她是他的初戀,是以他時常捧着被撕碎的她的照片?說他在一個深山林場的夜晚,萬籁俱寂,隻有一兩聲狗吠,他是以更覺得孤獨,而在昏黃的燈下,一次次寫她的名字?不,不告訴她,我不是她的初戀。

“真的好倒黴,去年考試,我就差一分。唱歌是考生裡最好的,聽音85,國文76,多虧你幫我輔導國文。”她打破甯靜。

“我早就知道了。不要灰心,繼續努力。記得我跟你說過,歌德講,一個人要認識自己的價值,就必須為世界創造價值。一定不要使屬于自己的時空,是一種單調的白色。”

她像以前一樣,閃着稚氣的大眼睛,認真地點着頭。他又想起了因為她解釋不出一句文言文,罰她從1樓到4樓上下來回跑6次的情景。

“我今年還要去考。考取了,請你吃糖。”她一字一頓地說。

“記得你曾經對我講起過雪萊的詩: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自己。考!考取了,我送你一尊維納斯。”

她把他送上大馬路。兩道慘白的車燈迎面射過來,光束隔開了他們。

在馬路兩邊,他們默默走着。

作者簡介 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贛鄱英才555工程”第三批人選、第三屆“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入選由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主編出版的《贛鄱群英彙·江西省優秀人才成長案例》。

從事新聞工作不久的1985年,就因業績突出,被中國記協選派赴戰區采訪,成為迄今為止江西新聞界赴戰場采訪第一人。3次獲得全國優秀新聞作品年度最高獎中國新聞獎。曾采寫長篇通訊《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國》以及《火炬,照耀着英雄城的大街小巷——邱娥國和他的同僚們》等後續報道,為推出和宣傳邱娥國這一個全國重大先進典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中華新聞報曾經以《從先進人物身上汲取力量》為題發表通訊,對其從業事迹進行報道。

新聞采編業務娴熟,文字工作能力全面,在消息和通訊、言論以及散文、詩歌等多領域均有建樹。采寫、創作的大量消息、通訊、評論、散文、詩歌和随筆等,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自成一家,特色較為鮮明。

有七八十篇作品獲全國和全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