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形势图
位于山海关以北的锦州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辽西走廊要冲,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之咽喉要地,一旦这里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攻占,华北和东北两大“剿总”的陆路联系就将被切断,东北境内的55万国民党军也就成了瓮中之鳖,覆亡在即。
▲锦州守军范汉杰剧照
锦州守军司令下辖4个军15万人
为此,蒋介石下令将1948年1月初刚成立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由河北秦皇岛移至锦州,改为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原边区司令范汉杰也改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负责率领新5军、新8军、第54军、第93军等部共15万人,承担锦州一线的守备任务。
范汉杰早年毕业于黄埔一期,由于屡立战功,成为黄埔学生中最早升任师长的人之一,后来又被保送日本、德国留学,回国后历任第19路军参谋处长、第1军副军长、第27军军长、34集团军总司令、38集团军总司令和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等要职,在军阀混战和抗日战场上久经战火,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我军屯兵义县城外
第93军暂20师被留在义县
因此,1948年8月底,东北野战军主力刚开始向锦州外围逼近,范汉杰就敏锐意识到大战将近,遂决定尽快收缩兵力,将新5军、新8军、第93军集中在锦州城内,而将第54军集中在锦西、葫芦岛一线担任守备,保障出海口,迎接经海路来援的华北侯镜如第17兵团,共同经塔山救援锦州。
按照这一部署,锦州守军将集中至少12个师的兵力用于守城,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发现并不顺利。首先是驻防锦州以北义县的第93军暂20师就调不回来,因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认为义县虽小,却是锦州通往承德、赤峰和经新立屯到达沈阳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不能轻言放弃。范汉杰虽然舍不得暂20师这支7000人的半美械精锐,但考虑到义县距离锦州不足50公里,可以作为北部屏障,也只能点头应允。
▲《大决战》剧照
驻秦皇岛新5军拒绝归建
令范汉杰恼怒的是,位于南面秦皇岛的新5军刘云瀚部竟然也拒绝调动,该军下辖第26师、暂50师、暂60师共3个师,兵力不少,如果能够调入锦州,一定能大大加强防守力量。但该军军长刘云瀚却以没有部队接防为由拒绝北进,即使10月1日第62军赶到秦皇岛接访,其依然拒绝北进,最后南京方面无奈,临时调整任务,让还穿着单衣的第62军北上增援,最终止步于塔山脚下。
刘云瀚之所以拒绝调动,是因为他深知,东北野战军此时已经扩充到70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和民兵总兵力超过百万,此番长途奔袭锦州城,势必是一场恶仗、险仗,自己这3个师一旦北上入城,势必被包围在城中,即便不被全歼也势必遭受重大损失,为了保存实力,其干脆找借口留在相对安全的山海关,拖延时间。
▲攻锦部队进行战前动员
9月12日,东北野战军部队开始围攻锦州外围义县、绥中、兴城等据点,并切断四周交通,新5军无法向锦州集中,遂继续留在山海关观战,一直到辽沈战役结束都毫发无损。
▲解放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