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吴权臣诸葛恪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年少得志逐掌大权东兴大捷专横独断灭门之灾别人对诸葛恪的评价

孙权临终前托孤给诸葛恪但却遭灭门,难道托孤之臣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吗?

东吴权臣诸葛恪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年少得志逐掌大权东兴大捷专横独断灭门之灾别人对诸葛恪的评价

提起诸葛恪可能有很多人不认识,但提起他的叔叔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的父亲诸葛瑾同诸葛亮是亲生兄弟,诸葛家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兄弟三人分别出仕魏蜀吴三国。三人中,诸葛瑾排行老大其次是诸葛亮,最年少的是诸葛诞。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年少得志</h1>

诸葛恪字元逊,出生于公元203年。自幼才思敏捷,很小就出了名。二十岁时就出任了骑都尉,还是太子的宾友。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的叔父和你的父亲谁更贤明”诸葛恪回答到“父亲更贤明,因为父亲知道该为谁做事,而叔父却不知道”。孙权听后大笑。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逐掌大权</h1>

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

在诸葛恪三十二岁那年,孙权封他为抚越将军,兼丹阳太守。恰逢陆逊去世,诸葛恪被升任为大将军,接替陆逊兼任荆州刺史。44孙权生病,太子年少,便让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两人兼任太子太傅。在孙权病危时召见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托付后事。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东兴大捷</h1>

建兴元年,诸葛恪在东兴聚集人力,准备再次修筑孙权在世时没有修好的大堤,并在左右各筑一座城。魏国谴大将胡遵、诸葛诞等人带领七万大军围攻两座城,并图谋摧毁堤坝。诸葛恪发兵四万,日夜兼程,前去救援。魏军轻视吴军没有做好准备,吴军出其不意大败魏军。魏军受到惊扰,四散奔逃,互相践踏,有的人落入水中,魏军死了好几万人。缴获了几千只牲畜,兵器军姿堆积如山。东兴大捷后朝廷封诸葛恪为阳都侯 ,加封其为荆州牧、扬州牧,督领内外军事要务。从此名满天下。

东吴权臣诸葛恪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年少得志逐掌大权东兴大捷专横独断灭门之灾别人对诸葛恪的评价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专横独断</h1>

东兴大捷的第二年春天,骄傲轻敌的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出兵,从各州郡征募了二十万士兵。百姓十分不安,诸葛恪失去了民心。诸葛恪在新城同魏军对峙了几个月,也没有把新城夺下来。又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患了腹泻、浮肿。军队病了一半,也死了很多人。各营上报病患,诸葛恪认为情况虚假,要斩上报的官吏。一些部献计,都未被采纳。魏军得知诸葛恪军中情况便派出援兵,诸葛恪只能撤军,一路上都是掉队的士兵。诸葛恪在中洲上住了一个多月,想要到浔阳县开垦田地,因为朝廷的诏书接连不断,他才慢慢搬师回朝。百姓都对他很失望。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5">灭门之灾</h1>

诸葛恪班师回朝之后,孙峻因为百姓都怨恨诸葛恪便诬陷诸葛恪想谋权篡位。于是便和孙亮合谋要杀害诸葛恪。等到诸葛恪入宫拜见皇帝的时候,孙亮摆好酒席等着诸葛恪,酒过数巡孙亮离开,孙峻跟换衣服要拘捕诸葛恪,诸葛恪大惊,拔剑反击,剑还未拔出,诸葛恪便被孙峻砍死。诸葛恪的两个儿子诸葛建、诸葛竦听说后便带着他们的母亲逃跑。孙峻派人追杀诸葛竦在白都被杀,诸葛建带着母亲得渡长江,想投奔魏国,跑了几十里被追兵捉住。诸葛恪被灭了三族,他的外甥都乡候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被灭了三门。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6">别人对诸葛恪的评价</h1>

诸葛瑾: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孙峻: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

总结

诸葛恪本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但可惜他为人专横,刚愎自用,有了一些成绩骄傲自满,有才能又遭到同僚的妒忌。在东兴大捷中他功高盖主,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的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