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顾况这位唐朝诗人? 单选
0人 0% 知道
0人 0% 第一次听说 投票
在唐朝大历到贞元年间,李白、杜甫、王维等已经相继离世,而白居易、韩愈等文学巨匠还未登上诗歌舞台,这一时期唐诗处于低谷期。不过,在低谷期也有名家,顾况就是在这一时期中不得不提的诗人。顾况成就最高的是七言绝句,每一首都十分精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顾况的诗歌世界,欣赏他笔下妙笔生花的诗句。

顾况是一位长寿诗人,晚年他隐居茅山,身轻如羽,卒于家中,据说当时已经94岁。例数满天星斗的唐朝诗人,比顾况还长寿的诗人可能也就只有王维的好友丘为了,有记载后者活了96岁。
顾况生于苏州,当时被贬官路过苏州的时候,他遇到了活跃在苏州诗坛的韦应物,二人有诗酬唱,顾况就这样加入韦应物的文学活动之中。从活跃的时间来看,顾况处于中唐早期的诗坛,在白居易等中唐那些大诗人大放异彩之前,顾况是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有明显的盛唐遗风,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在文史上,评价他是盛唐到中唐的一位过渡诗人。
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传奇特质、异常神秘、豪放不羁、独树一帜,这些词汇是顾况的代名词。他活到九十多岁,一生经历六朝,因才作诗,大胆创作,诗风略带诙谐滑稽之感,自立门户,虽不及白居易等人的高度,但也屹立于中唐诗坛而不倒。
七言诗是顾况成就最高的,多以揭露、批判为主,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刻,想象力丰富,诸多后辈诗人对顾况的七言诗极为推崇。而且顾况精于绘画,他将诗文融于泼墨山水画之中,尽情挥散才华,狂放的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在贞元和元和年间,顾况自成一家,对日后韩孟诗派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他笔下那些讽喻现实之作是白居易等诗人领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虽非大家,但喜欢顾况诗的读者大有人在。他的诗风独特,现存239首,首首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另外,在顾况的诗中尝尝流露出一些狂放不羁的感觉,这与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唐中期诗人顾况的十首诗歌,尤其是七言诗,首首都非常精彩,绝对是佳品中的佳品。
宫词
[唐] 顾况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塞上曲
黠虏初南下,尘飞塞北境。
汉将怀不平,雠扰当远屏。
金革卧不暖,起舞霜月冷。
点军三十千,部伍严以整。
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
忆山中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
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
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洛阳早春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宿湖边山寺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