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赣榆县委组宣部长王磊隐姓埋名,巧扮卖油郎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1941年春,山东峄县县委决定调中共鲁中区党委五区地委赣榆县委组宣部长王磊到峄县秘密开展地下工作。经过两夜艰险的长途跋涉,穿过伪据点涧头集,他终于到达目的地--运河支队所在地黄邱套。

黄邱套,地处涧头集西南,微山湖东南,贾汪东北面,是峄、铜、滕、邳边区县政府的抗日根据地,也是运河支队的根据地。峄、铜、滕、邳边区县委在这儿召开了县委会,研究了县委的工作。会上决定,王磊、刘向一、李益民三位同志负责陇海路以北、微山湖津浦线以东、台儿庄峄县以西、临枣铁路以南方圆一二百里的区域。由于王磊同志对运北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且与过去的老同志也有些联系,因此由他负责运北的工作。刘向一、李益民两人负责运南。他们开展地下工作的任务是:打入敌占区后,与地下党取得联系,传达上级指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赣榆县委组宣部长王磊隐姓埋名,巧扮卖油郎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王磊同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展地下工作,必须要以公开职业作掩护。刘向一由于从来未干过某种职业,就通过铜(山)北敌占区党组织的帮助,以卖书和笔墨纸张作掩护,在铜山县大庙一带活动。李益民是本地人,家在敌占区,就在铜山县以北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他们俩人主要是负责运河以南的秘密工作。王磊的任务是在运河以北敌占区隐蔽下来,负责运北的秘密工作。

由于王磊家庭出身贫寒,自小失去父母,依靠二伯父抚养长大。十四五岁时曾以卖煤油为生,所以他就选择了自己少年时代曾赖以为生的卖油职业为掩护,重新挑起了油挑子,进行地下党的工作。

由于他只身来到运北敌占区,如果不通过任何关系,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组织决定让他与一个叫黄长信的同志联系,在伪据点阴平镇南也就是黄长信家所在的村子-前瓦房村扎根。黄长信是共产党员,又是运北地下党政治交通员,文峰游击队也在前瓦房附近活动,都可以适时掩护和保卫王磊同志的安全。

赣榆县委组宣部长王磊隐姓埋名,巧扮卖油郎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下工作与公开活动截然不同,首先需要周密细致的部署和安排,每一微小细节上的疏忽大意,都可能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县委会上虽然明确了分工与任务,但大量具体细节还需事后认真去调查,掌握情况,仔细分析,再作出决定。

虽然王磊同志的工作地点和掩护职业都确定了下来,但他以什么样的缘由进入前瓦房才能使当地的群众相信,而且又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呢?

运河支队政委兼县委书记纪华找到八连指导员刘起家,让他帮助王磊在前瓦房扎根。在贾汪煤矿东边,离黄邱套西南方向三里路有一个四周有围墙的村子叫小宗庄,刘起家就是小宗庄人。王磊通过他的关系,找到了自己过去的老同学刘永惠,通过他了解到小宗庄有个姓王的叫王秀环,过去也卖过油,后来当兵死在外边,再也没再回来过。此事村里人都知道,经再三分析考虑,王磊决定冒名顶替王秀环。

赣榆县委组宣部长王磊隐姓埋名,巧扮卖油郎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可是王秀环是小宗庄人,为什么要到运北的前瓦房村去住并在那儿卖油呢?为此,他与同志们琢磨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先叫黄长信在前瓦房到处制造舆论,就说王秀环与他在军阀冯玉祥部队一起当过兵,是结拜兄弟。由于王在家与父母吵架,不愿在家待下去,才憋了一股气,到结拜兄弟黄长信家来谋生。同时,又考虑到王磊将来还要与爱人李芳一块生活,因此还四处张扬,王秀环是个光棍汉,不仅要在前瓦房做生意,将来还要在这里成家立业呢!舆论制造出去后,大家居然都相信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王磊又通过地下关系,买了一副新油挑子。为了使人相信,他用这副新油挑子给人换了一副用了多年的旧油挑,从此,王磊就挑着油挑子正式开始了他的地下工作。(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