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山東峄縣縣委決定調中共魯中區黨委五區地委贛榆縣委組宣部長王磊到峄縣秘密開展地下工作。經過兩夜艱險的長途跋涉,穿過僞據點澗頭集,他終于到達目的地--運河支隊所在地黃邱套。
黃邱套,地處澗頭集西南,微山湖東南,賈汪東北面,是峄、銅、滕、邳邊區縣政府的抗日根據地,也是運河支隊的根據地。峄、銅、滕、邳邊區縣委在這兒召開了縣委會,研究了縣委的工作。會上決定,王磊、劉向一、李益民三位同志負責隴海路以北、微山湖津浦線以東、台兒莊峄縣以西、臨棗鐵路以南方圓一二百裡的區域。由于王磊同志對運北的情況比較熟悉,而且與過去的老同志也有些聯系,是以由他負責運北的工作。劉向一、李益民兩人負責運南。他們開展地下工作的任務是:打入敵占區後,與地下黨取得聯系,傳達上級訓示,秘密發展黨員,建立組織。

王磊同志 圖檔來源于網絡
開展地下工作,必須要以公開職業作掩護。劉向一由于從來未幹過某種職業,就通過銅(山)北敵占區黨組織的幫助,以賣書和筆墨紙張作掩護,在銅山縣大廟一帶活動。李益民是本地人,家在敵占區,就在銅山縣以北以教書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他們倆人主要是負責運河以南的秘密工作。王磊的任務是在運河以北敵占區隐蔽下來,負責運北的秘密工作。
由于王磊家庭出身貧寒,自小失去父母,依靠二伯父撫養長大。十四五歲時曾以賣煤油為生,是以他就選擇了自己少年時代曾賴以為生的賣油職業為掩護,重新挑起了油挑子,進行地下黨的工作。
由于他隻身來到運北敵占區,如果不通過任何關系,是非常危險的,是以組織決定讓他與一個叫黃長信的同志聯系,在僞據點陰平鎮南也就是黃長信家所在的村子-前瓦房村紮根。黃長信是共産黨員,又是運北地下黨政治交通員,文峰遊擊隊也在前瓦房附近活動,都可以适時掩護和保衛王磊同志的安全。
圖檔來源于網絡
地下工作與公開活動截然不同,首先需要周密細緻的部署和安排,每一微小細節上的疏忽大意,都可能會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縣委會上雖然明确了分工與任務,但大量具體細節還需事後認真去調查,掌握情況,仔細分析,再作出決定。
雖然王磊同志的工作地點和掩護職業都确定了下來,但他以什麼樣的緣由進入前瓦房才能使當地的群衆相信,而且又不引起敵人的注意呢?
運河支隊政委兼縣委書記紀華找到八連指導員劉起家,讓他幫助王磊在前瓦房紮根。在賈汪煤礦東邊,離黃邱套西南方向三裡路有一個四周有圍牆的村子叫小宗莊,劉起家就是小宗莊人。王磊通過他的關系,找到了自己過去的老同學劉永惠,通過他了解到小宗莊有個姓王的叫王秀環,過去也賣過油,後來當兵死在外邊,再也沒再回來過。此事村裡人都知道,經再三分析考慮,王磊決定冒名頂替王秀環。
可是王秀環是小宗莊人,為什麼要到運北的前瓦房村去住并在那兒賣油呢?為此,他與同志們琢磨了很久,終于想出一個辦法,先叫黃長信在前瓦房到處制造輿論,就說王秀環與他在軍閥馮玉祥部隊一起當過兵,是結拜兄弟。由于王在家與父母吵架,不願在家待下去,才憋了一股氣,到結拜兄弟黃長信家來謀生。同時,又考慮到王磊将來還要與夫妻李芳一塊生活,是以還四處張揚,王秀環是個光棍漢,不僅要在前瓦房做生意,将來還要在這裡成家立業呢!輿論制造出去後,大家居然都相信了。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王磊又通過地下關系,買了一副新油挑子。為了使人相信,他用這副新油挑子給人換了一副用了多年的舊油挑,從此,王磊就挑着油挑子正式開始了他的地下工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