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曙光(散文)

在我所能感受到一个衰老的氛围时,我朝气依旧,一个生命的哀怨在绝望的叹息声中迎来的是奋斗的希望,让我觉得越来越年轻!

而那时候的中国怎么了?曾经,它让我们震撼过。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尼罗河的文明谱写了世界文明史的开端,爱琴海的部落们曾经有过战争史上的杰作,却在斯巴达与雅典的争夺中元气大伤,古罗马,马其顿,奥古斯都,凯撒,它们是历史的统一者,却又成了文明的破坏者,埃及文明,爱琴海文明像一座孤城,断壁残垣,百年孤独,那过往的巴比伦城,在亚历山大的铁蹄下四分五裂,大流士,小流士,让伊斯兰在宗教的分裂下构成了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原本强大的古印度,正当在十八世纪繁荣极盛之时,危机产生,奥朗则布的离去,让印度陷入四分五裂,这时一群西方人闯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便是世界古文明,它们在世界文明演绎的过程中已然断裂,我们再也找不到古印度天竺时代的影子,巴比伦血统的命脉,希腊,埃及过往的痕迹,只有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古至今从未断过,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它让我们中华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河姆渡,半坡氏生生不息地繁衍,在沉淀中聚集浩然正气,当西方还处于部落群居之时,中国已步入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期,这是第一次中华文明傲视群雄的阶段,直到十三,十四世纪,西方才出现一次文艺复兴,秦朝的大一统,让中华在经济,疆土,文化,交通,科技,军事各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万里长城,阿房宫,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西汉,大唐盛世,大明宫,成吉思汗,清明上河,郑和七次下洋,康乾盛世,圆明园...这些便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它让世人感叹,东方巨人的伟大,更让人汗颜的是:当这一切发生时,西方还处于奴隶时代,我们的文明让自己滋生于一片肥沃的土地,直到十五,十六世纪,在西方出现了麦哲伦,达伽玛,哥伦布为首的航海家。过去我们也曾开放,在玄奘西游的大唐,我们变得包容,兼收并蓄,马可波罗带来了西方威尼斯商人的传奇,也把中国的文化撒向了四海,天工开物,送去了四大发明,正当我们面对自身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变得骄傲了,康乾盛世,我们关闭了国门,隔绝了与外界的沟通,可就在此时,英国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专制的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时代结束,光荣革命让英国迅速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英国在大西洋较量中徐徐沉没,它开始把目光移向了世界的东方--中国。从康熙1773年打败沙俄取得雅克萨大捷后的闭关以来,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仅仅67年的时间,一个封闭了六,七十年的曾经辉煌的中国居然在英军的舰炮面前变得目瞪口呆,这一仗,我们败了,败在一个曾远不如己的对手面前,就是因为我们抹去掉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在危难之时分身乏术,从强者变成弱者。

我们的文明也曾饱受挫折,从秦始皇燓书坑儒,项羽火烧阿房宫,安史之乱大明宫,北宋汴京被完颜部落掳获,但中华文明每次都在挫败中受到敬仰,传承,因为它是智慧的缩影,优秀,即便是蛮夷,也深受感染。但自从国门被打开,西方人在奇珍异宝面前丧失了良知,暴露了本性,一座由康乾三代积淀下来的震撼全世界的建筑魅宝--圆明园,一百多年,汇聚中外能工巧匠,集中各地艺术风格的杰作,却在三天三夜的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从此,曾经辉煌无限的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了迷茫,探索的道路。

在我们国家缺席了世界资本主义进程而略显生疏地回顾于过去文明时,迎接我们的是一段又一段的屈辱,因为我们落后了,当西方国家早已换装了大炮,手枪,我们依旧挥舞着手中的红缨枪时,就注定要为自己过去的不思进取付出惨重的代价。两次鸦片战争把我们打得很惨,一向保守的政府被迫把沿海向外开放,我们丧失了主动权。一股民主开放的思潮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升起,太平天国打出了反帝旗号,可当这股力量正向全国蔓延时,却又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后,一股自强与求富的呼声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他们办学堂,建海军,可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当很多梦还处于酝酿中时,又遇上了刚从明治维新中崛起的日本列强,在甲午海战一役中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终究没让中国崛起,而维新改良派的呼声促使了光绪皇帝救国图存,但百日的维新只是一场梦,戊戌六君子的落幕让一位有仁有明却无权的皇帝含恨于赢台而终,而他们等待着的又是另一场恶梦,八国联军侵华。我们的民族怎么了?在强弩之末,激起了中国华民族的反抗,义和团不再信任政府,它反帝反封的特殊使命与本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却又一次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中落幕收场,农民运动的先天局限性让它充当不了中华救亡图存的使命,维新派的势单力薄也决定了他们最终被绞杀的命运。此刻的中国好迷茫,他们变得麻木了,失去希望的星火,目光中带有苦涩的光斑。这时,孙中山创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他心系民族,退位让贤,成就了袁世凯83天洪宪帝国的皇帝梦,把自己逼到了海外,久经波折,断发改装。国民革命军一开始便处于一个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他们的利益诉求注定了要在一个鱼死网破的格局中进行殊死斗争,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军要一统中厡,想组织北伐,但日本人不想看到这样,皇姑屯事件让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东北易帜。华北沦陷,东北危机,中华民族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浩劫,已经没有退路了。这是我们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所走过的路。

也许是因为我们有太輝煌的过去,让我们在享受盛宴时忘记了危机,漫长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就好像周天子分封土地那样把每个人的思维死死地定格在那块固有的模式上,我们无从知道结果如何,唯有经历。那些取舍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弥足珍贵。我们的过去是人类历史从未遭遇过的悲壮,被蹂躏,被污辱,我们被视为东亚病夫,这些在我们历史的记忆中深刻而又清晰,而又有多少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觉悟呢?正如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当一群中国人在围观外国军人欺负我们的同胞时,我们内心不免悲凉,这样的环境让那个故事中的我不免惊悟,这不是我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吗?过去那位头戴银项圈,手握一柄钢钗的活泼少年如今已老态脓肿,让那个曾经多么期盼回到故乡的我如今变得格外生疏,这是一种精神的束缚。在旧有的礼教面前让自已曾经多么活泼,多么智慧的能量被这样的环境所感染,熏陶。也许,这正是一代巨人沉睡的阶段,它过去太从容,太辉煌,所以它需要一盆冷水,浇灭它曾经飞扬跋扈的个性,一百年的屈辱史也许是漫长的,但对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又何足挂齿。把过去深藏于心底的力量重新激发出来,不必去计较已经失去的对与错。正是这些得与失让我们知道过去的不足,因为这些不足才让我想到去改变,去适应,去转型。这是一个人每次遇到危难之时应该有的取舍,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亘古不变!

致自己与国难同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