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台海
电影《无间道》的结尾
天台上
黑道卧底刘德华
向警方卧底梁朝伟哀求:
“我想做个好人”
梁朝伟回应:“去跟法官说”
将虚构中的黑白换成现实中的蓝绿
在台湾政坛,剧情屡被重复
10月17日凌晨两点,民进党籍民意代表黄国书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承认自己在几十年前,做过台当局的线人,宣布退出民进党,退出党团运作,在本届“立委”任期届满后,不再寻求连任。
此前,57岁的黄国书前程不只是连任“立委”,是下任台中市长候选人的热门人选。变故突来,他形同提前结束了政治生命。
对民进党“新潮流系”成员黄国书来讲,祸起萧墙,由来有自。今年初,“新潮流”一要角向当局“促转会”调阅档案,查阅自己过去被监控的记录时,发现多项线索,证实黄国书在学生时代,在毕业后、甚至在进入民进党后,一直担任“线民”。“新潮流系”在几个月前开会决定,将黄国书除名,也不续派黄国书参选下一届“立委”。
10月18日深夜,民进党前“立委”林忠正又爆料称,民进党第一任主席是“调查局”派出的长期卧底。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曾经担任过民进党主席的现“驻日代表”谢长廷。
剧情必须出人意料。10月19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证实,这位“长期卧底”是首任民进党主席江鹏坚。江鹏坚1986年参与创立民进党并当选首任党主席,2000年12月去世。施明德证实,江鹏坚发现自己是癌症末期后,主动向施告白,当初的任务是监控施明德的哥哥施明正。江鹏坚留下了许多资料,可以佐证当年扑朔的真相。
这时,谢长廷竟然主动撞上枪口,声言施明德没说实话。谢长廷提供的剧情是:江鹏坚曾亲口告知他考上了情治部门“调查局”,最终没有去。
2008年,谢长廷代表民进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际,被时任“立委”邱毅指控为“调查局”“线民”。谢长廷后来到法院去告邱毅诽谤,三审都败诉了。在2010年,谢长廷写信给民进党中常会澄清:自己绝非“线民”。谢长廷屡次用打官司、写信等方法澄清,从没有取得效果。
“线民”、“特务”、“网民”、“告密者”,称呼各个不同,都是《无间道》中的卧底。“网民”的“网”也不是互联网,是台当局情治系统所谓的情报网。对于在学生时代担当“秘密任务”者,还有一个称呼——“职业学生”。在岛内,这些称谓都不及一个闽南话词汇更常用——“抓耙仔”。
在2008年,在谢长廷被爆料为“抓耙仔”之前,谢阵营曾指责竞争对手马英九当过“职业学生”。在2021年,没人在意马英九学生时代做过什么了,真正的“职业学生”黄国书被民进党自家人指证,浮出了水面。
10月19日,民进党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试图将这场风波甩锅给国民党,逻辑是“国民党现任主席对当年国民党做的事应一概承担”。然而,同样担任过民进党主席的苏贞昌,注定会一起进入漩涡。
苏贞昌、江鹏坚、谢长廷都是“美丽岛事件”中的辩护律师。对于1986年成立的民进党来讲,1979年12月10日发生在高雄的“美丽岛事件”具有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意义。那个案件的辩护律师还有陈水扁。被辩护的被告有施明德、吕秀莲、陈菊。
上述所有律师和被告,全部出任过民进党主席。10月21日,施明德的妻子陈嘉君发文称,当年“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除了尤清和吕秀莲的哥哥吕传胜外,对当时的被告来讲,都是一些陌生人,根本没有渊源;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们没有人敢信任他们,因此,“都应该合理怀疑他们是国民党安排的特务”。 有关“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当中有“抓耙仔”的说法多年流传。2010年,施明德出书、受访披露,做过“线民”的不止谢长廷一人,并点出陈水扁、苏贞昌等姓名。
究竟哪些民进党主席、民进党要角当过“抓耙仔”,可能是个永远的谜。也有人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在批量产生民进党主席的“美丽岛事件”中,辩护律师们嫌疑比较大,被告则相对清白。但是,谁知道呢,如果有更多证据和完整真相披露,可能会带来又一次颠覆。
证据不是全然没有。这次黄国书的“落马”,便是“同党同志”在“促传会”中取得的资料。所谓的“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原本是民进党为清算国民党成立的机构,终于成为民进党内斗的工具。面临着2022年的县市长选举和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提前布局的民进党党内势力已经证明:
民进党外斗内行
内斗也同样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