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于竞争层面的考虑,各种形式的封杀行为,是对被封杀方的一种战略背书,封杀的背后是恐惧,也是一种集体无能。

对被封杀方来说,来自某渠道的封杀如果能动摇其根基,那其实产品背后的用户价值依然是脆弱的,封杀行为,也只是让用户顺手离开,就像当初用户顺路进来一样。就算不封杀,也让人怀疑在这个市场到底能走多远。当然,这里面的重点在于:即便短命,也让我活到死,而不是干脆给我一支安乐死的针。

已自证用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渠道的封杀行为依然无法动摇其根基,反而会让对手更加笃定和坚定的加速降低对该渠道的依赖度,砍掉一只触手,会在身体其他地方长出一只更强壮的触手来。

2012年,360在其PC网址导航的默认搜索中,强行把默认选项从百度切成自有搜索,这场大突袭,让百度内部一时间恐慌,采取了不少联盟渠道来补量,但是很快发现,相当比例的用户还是会手动把默认搜索改成百度之后再开始搜索,甚至一部分用户发现不是百度搜索结果之后就直接切到百度的原生首页进行搜索,实际造成的影响,比原先预计的要小很小。但尽管如此,经此一役,百度降低对360渠道的依赖的决心已定,接下来的时间里,百度持续而有序的做流量迁移。紧接着,Mobile成为主航道之后,这话题也不再重要,因为360在移动端的渠道优势不再。

2014年,UC突然推出了神马搜索,这让百度再次紧张,因为百度的移动搜索浏览中,来自UC浏览器的比例依然是非常大的。这让得了“360创伤后后遗症”的百度做了一系列的“误操作”行为来反击,譬如在百度手机助手、阿拉丁搜索结果里对UC做了限制,所谓“与恶龙缠斗过久 自身亦成为恶龙”,任何形式的封杀,背后都是某种程度的恐惧。口水战结束后,一切还是回归市场化的竞争,神马的出现也并没有动摇百度搜索的根基。但经此两役,百度提升自身的Organic流量的决心已经誓不回头,接下来,百度的重心都在“手机百度”这个Core App上。

封杀的意义,一方面是激活对手的斗志,逼着对手找到更多的增长黑客,一方面是自己格局和段位的降低,十年道行一朝尽毁。这产生的短期收益会像吸鸦片一样上瘾,形成恶性循环,各种数字在短期内一下增长几十个百分点,业务团队怎能不动心,怎么能不强化行为啊。

如果时间回到2010年,还发生了一件惊动党和国家的3Q大战,这次的主角依然有我们熟悉的360,利用渠道和端上的优势,让用户二选一,封禁对手的产品,这是一种短期的局部收益最大化、长期的系统收益最低化的做法,但是依然挡不住战斗升级。

八年过去了,到了今天,各种的封杀行为依然存在,我们并没有进步多少,对竞争的认知水平,反复摇摆,自身的段位,时高时低。这些年,多次事件的主角360几乎淡出了一线的互联网阵营,回头看,每一次的局部封杀和大规模封杀,并没有谁消灭了谁,而只是让对手在未来更加强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用户价值上。

在肥沃的土地和广袤的市场,一把火是烧不尽草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