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3日的晚上,我和琪走在一条正在拆迁的小巷里。这条小巷,是那么的熟悉。看着两边的废墟,突然想到了1991年10月的那个下午。
那天下午,太阳好大,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骑着我那28自行车,来到这条小巷口。我来这儿是来找我的哥哥,那年我高一,正青春少年,穿着三天没洗的粉红的的确良衬衫。
巷子口右手第一间房子是修自行车的铺子。这个铺子的门板面挂着一个蝴蝶风筝。左手是一个卖磁带的音像店,正放着《尘缘》,奇怪的是进了巷子才能听见音乐,“……幽幽一缕香……”。这条巷子宽约五米,两边是两排门面房,卖什么的都有,当然也有发廊。那个正在放《路边的小姑娘》的就是。两边是窄窄的排水沟,黑色的水里有各色垃圾。摆摊的人就在下水道边上卖他们的货,声音很嘈杂。几个大叔正在进行修补房屋或者是换电线?这会儿人已经比较多了,推着我的自行车在人流里向前走。
我已经忘了,为什么要去找我哥哥。我想不起原因。太阳照在我的背上,耳朵旁是嘈杂的人声,眼里满是各种各样的人。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很多。左手边的几个大叔讲着粗俗的笑话,开心的大笑。有几个大姐正在买菜。,这个菜已经发蔫了。但是90年代初嘛,大家生活还不是很富裕,下午也是可以买菜的。迎面过来几个穿连衣裙的小姐姐,留着大波浪,长得特漂亮!我就看了她们几眼。“有病啊,你!”这就挨了骂。我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我哥哥的单位呢,就在这条巷子的中间。门楼是一个二层楼房,就不提单位名字了。反正哥哥就在里头。在门房大爷处登记了后,我把自行车推到院子的走廊下,直接去哥哥办公室。这是个四合院,四周种着树,地面是用方砖铺的,有穿廊。他很高兴,因为我们学校里他这儿挺远,我在南城,他在北城。
我说这礼拜六我不回去了,在他这里睡。他就带我去二楼他的宿舍。推开宿舍门,夕阳通过西窗洒在我的脸上。金色的夕阳中微尘在快乐的跃动!窗前是一张办公桌,办公桌的前面是把椅子,桌面上的玻璃正反着光。办公桌左面摆了一张单人床。这是一个双人宿舍。在东边的窗户下也有张桌子,靠墙是一张床,脸盆架就放在桌子边上。我洗了手,洗了脸。
西窗下桌子上的玻璃下面压着许多照片。大部分都忘了是什么,但有一个姑娘的照片,我是不记住她长什么样,只记得是个留剪发头的女孩儿。眉毛细细的,眼睛大大的,俏皮的笑。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不是现在的嫂子。窗外的嘈杂声透过窗户传进了我的耳朵。“……亲爱的小妹妹,你不要,不要哭泣……”。
我问哥哥那张照片里姑娘是谁?他说就一个同事。还说了些什么?也记不清楚了。但有件事记得非常清楚:晚上吃的是红烧肉,很好吃!学校里头可没这好东西。天黑了以后呢,哥哥带我去娱乐室,是那种Crt的彩电。还带着放录像带的那种,就那种大磁带的那种录像机。天很热!放的是《第一滴血》, 后来看了《黄飞鸿》和《济公》。大概在晚上两点多的时候才回到宿舍开始睡觉。开了窗,皎洁的月光透过东窗洇在水泥地板上 ,窗外纺织娘在窃窃私语,那个清晰!
天不亮的时候,下了雨,不大。哥哥带我去食堂。我这才发现原来他们单位挺大的。这是一个四合院。院子的镜头中的很多花。顺着走廊穿过一个月亮门儿,就到了他们后院的食堂。由于是星期天,上班的人不多。早餐也很简单,就是稀饭,馒头和咸菜。我们的外面的雨突然下大了起来,我们就着这雨声吃我们的早餐。食堂的大师傅坐在边上和我们搭话。那是个胖老头儿,五十多岁,特健谈。谈的是什么呢?记不清楚了。是不是跟我哥哥就对介绍对象?师傅也问了我学习的成绩,大大的表扬我一番,说必能考上大学。哥哥很高兴,就像表扬他一样。
雨小了以后,我们又回到了宿舍。这个时候,巷子里的人也慢慢就多了。透过窗户往外看。黑色的伞。粉红的伞,披雨披的。音像店里开始放蔡琴的《情锁》。一阵风吹过来,很惬意。
“你看,”我给琪说,“这就是当年的小楼房。他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亲爱的小妹妹,你不要不要哭泣!你的家在哪里,我来送你送你回去……”不知从哪儿传来。
于是,我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