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邑县历史上有位名人叫做杨政,他的籍贯在保太镇埠阴村

作者:沂蒙人文志

从临沂市平邑县的城区出发,向北面的保太镇行驶,在快到镇驻地的时候,就路过好几个带有“埠阴”后缀的村庄,分别是东埠阴、西埠阴和北埠阴。民间在习惯上一般统称为埠阴村。

阴和阳,是古代常用的地理方位代词,山北水南谓之“阴”。而埠阴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与村庄附近一座土埠的方位而来。

埠阴村,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在明清时期,费县就曾设立过埠阴社,而在平邑建县后,这里也一度设立过埠阴乡,后来才成为保太公社(向、镇)的辖区。而在1981年2月,东埠阴村在翻地整土时发现两座汉代画像石残墓,出土一批汉画像石,这说明在很早之前,此处就有先民在此活动了。

平邑县历史上有位名人叫做杨政,他的籍贯在保太镇埠阴村

汉代这里是什么情况,暂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不过,在金代这里所涌现出的一位名人,却在史志当中有黑纸白纸的介绍。他的名字叫做杨政,清代的《费县志》中有他的传记。

平邑县历史上有位名人叫做杨政,他的籍贯在保太镇埠阴村

在县志里,杨政的事迹是这样写的:“杨政,埠阴村人。正隆(金代完颜亮的年号)之末,盗贼纵横,遗骸遍野,政悉收葬之。天旱,率众祈雨蒙顶,遂沛甘霖。”以上内容在《蒙山祈雨记》碑文中也有记载,所言应当不虚。

这段话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也勾勒出了一位深明大义的地方士绅领袖的形象。他不仅帮助在战乱中不幸遇难的人处理后事,还在天旱的时候,带领众人登上蒙顶祈雨(从埠阴走到山顶,有将近四十里路)。这一大义之举感动了上天,收到了效果。

平邑县历史上有位名人叫做杨政,他的籍贯在保太镇埠阴村

可惜的是,由于资料有限,这位杨政所在的家族是什么时候迁到这里居住,他的后人分布情况如何?这些问题暂时都不知道答案。

不过,有一点可以推测出来:从正隆年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八百多年前,埠阴村不仅已经颇有规模,而且人才辈出,堪称蒙顶周边的一个重要的地点。

这样一位在青史留名的人物,按说在故乡会有相应的传说,不知道埠阴村的朋友,有没有听过这段历史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