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作者:动听968

10月26日、27日,“1111”人才计划培养对象、来自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的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在广东省友谊剧院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该作品曾获第十一届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浙歌舞蹈中心副主任吴嘉雯(右)、首席舞蹈演员刘坤(左)

刘坤创作、表演

独舞《我从这里出发》由刘坤创作、表演,该作品聚焦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一个深夜的场景,通过展现他翻译作品时的聚精会神和之后梦境延伸中的景象,反映了他在信仰觉醒初期时从焦灼到坚定的心理状态。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与陈望道的“偶遇”

创作灵感的来源是一次与陈望道的“偶遇”。2020年6月,刘坤参加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集中培训。期间,刘坤参观了位于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

“这次义乌之行,我了解到陈望道先生的故事。作为一名党员,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我去用一种不同于文字表述的形式来讴歌这一壮举。”一个人撑起整个舞台,刘坤感受到不少压力。“你要还原百年前的场景,理解他当时为中国找出路的决心,还要考虑当今观众的共鸣,从什么角度入手是一件难事。”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墨汁当红糖”作为切入点

剧目从最著名的“墨汁当红糖”作为切入点。1920年初春,陈望道回到分水塘村,在无人打扰的柴房内开始夜以继日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见儿子译书辛苦,特意包了粽子和拿了一碟红糖送去,叮嘱儿子不要忘了蘸红糖吃,哪料到儿子因痴心工作,竟然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了,还对母亲说“甜极了”。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而且很甜很甜。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随后场景的展开采用艺术再加工形式——由于夜以继日地翻译,陈望道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又从梦中惊醒。清醒的时候他沉浸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件具体的事情之中,入梦后他陷入中国苦难深重、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这种反反复复现实与梦境的交替,让陈望道也在绝望、希望、期待、疑惑和坚定中反复挣扎和纠结,最终坚定信仰。

吃到嘴里的墨汁,手里的共产党宣言、斑驳的翻译桌是实的;梦境是虚的,但梦境中看到的社会环境又是真的,梦中的压抑感也是真的。“虚实结合,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整个作品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切换中,通过舞蹈艺术的多维度打磨来实现。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陈望道的共产主义道路从那一刻出发后就初心不变,用实践担负起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的使命。“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从第一次上舞台开始,始终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刘坤表示,希望能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诠释信仰和初心的力量。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共收到全国各地报送的舞蹈作品860个(部),其中舞蹈节目822个,舞剧、舞蹈诗38部,参演剧(节)目88部(个)。

通讯员:金鑫

来源:浙江歌舞剧院

“1111”人才计划

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音乐调频协办,旨在选拔当前舞台艺术优秀中青年人才,通过三年培养,使其成为德艺双馨的“名编、名导、名角、名匠”。

2020年实施以来,“1111”人才计划组建了名家导师团,多次开展集中培训、艺术采风和高端剧目观摩等学习活动。首批36位培养对象取得丰硕成果:多篇论文被艺术类期刊录用刊登;主创、主演完成作品200余部;9位获得省级以上人才称号16项。

刘坤携独舞作品《我从这里出发》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1111”人才计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