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说贾府的规矩 刘姥姥当真了吗 小品演员和观众谁逗了谁
刘姥姥的玩笑引发了贾府上下空前绝后的笑 贾母希望她再来

【故事和原文】刘姥姥入坐,拿起箸来觉得沉甸甸的,凤姐和鸳鸯给她准备的是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凤姐拣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妈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说这儿的鸡蛋这么小巧。伸筷子一夹,掉在地下。叹道一两银子这就没了。贾母让把那筷子换了。原不曾有准备,忙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我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把自己的菜端给刘姥姥。
【评点和赏析】 饭前,鸳鸯嘱咐刘姥姥一番。让她说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还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什么规矩,吃饭前讲个笑话是规矩?逗贾母开心是规矩?饭前作首诗是规矩?谁家会有这规矩?显见鸳鸯的话不是真的。凭刘姥姥的智商,她会不知道这是故意让她出洋相。那好,刘姥姥是个机智的人物,她很清楚贾府上下在调笑她,刘姥姥心知肚明,索性我就逗你们玩一把。
本来正准备吃饭,长幼有序、正式入座。突然一个土气的外人老太太慢条斯理地站起来,大家都以为要说祝酒辞,都仔细看着,却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话来,非常突兀,众人毫无心理准备,突然听了这句笑话,一下子蒙住了。后来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起来。这种笑最是自然本色,也是最酣畅怡情。刘姥姥自称老刘,说自己是能吃、贪吃的老牛。有点自轻自贱,但并不低级庸俗。刘姥姥的表现声情并茂,愚笨好笑。这种拿自己开涮又不伤害他人的做法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她就像马戏团的丑角,丑陋却不丑恶。刘姥姥说完,自己不笑,鼓着腮不语,这神情极具喜剧效果,集中体现了刘姥姥幽默诙谐。
凤姐和鸳鸯故意让刘姥姥用象牙镶金筷子去夹鸽子蛋。出丑给贾母等逗乐。刘姥姥夹不起来,还夸鸡蛋小巧。心疼那一两银子一个的鸡蛋。
刘姥姥在大观园这一餐,反映出当时正值贾府的极盛时期,贾府贵族家庭日常饮食的奢华。其实这奢华的背后隐藏日后的衰败。她们表面上作弄刘姥姥,刘姥姥连连感叹,这闹剧其实只是悲剧。此刻贾府众人嘲笑刘姥姥,最终却让她见证贾府的衰落,其中寓意引人深思。
众人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湘云开朗豪放且反应快,先笑喷了;黛玉体弱笑岔了气;宝玉笑得滚进贾母的怀里;探春比迎春爱笑,把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年龄小,叫奶奶揉肠子……仆人们也笑,不过身份不同,教养不同,连笑的姿态都不同。整个闹剧,小中见大,同中有异,千姿百态。
凤姐与鸳鸯绝拿刘姥姥开心,其实没有污辱她的意思。她这个未见世面的农村老大娘为了报恩,扛了瓜果蔬菜进城,贾母没有瞧不起她,她受点委屈逗大家开心一刻,仅此而已。刘姥姥是个有眼色的精明人,当然明白。跟贾府对自己的恩比起来算不了什么,自己出点小洋相,其实也没什么。
贾府的人们平时也笑,尤其是在贾母跟前。但那是趋附的笑、奉承的笑、舍命陪君子的笑。而这场笑像倾盆大雨骤然而至。忧郁的黛玉,矜持的王夫人,严肃的探春,还有惜春的孤介,全都变了。这是真正的欢笑,开怀大笑,发自肺腑,笑得喷饭、岔气、弯腰曲背。刘姥姥以她的幽默、诙谐和大气,为贾府带来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那一刻,他们忘记烦恼,忘记身份,开怀大笑。这场欢笑不但空前,更是绝后。
换个角度想,这又是作者用刘姥姥来体现作者为贾府的人感到心酸。他们平常的日子其实寂寞荒凉,没有快乐可言。来个刘姥姥,就可以让他们这样开心。贾府荣华富贵,物质极其丰富,可是他们精神上很贫穷。刘姥姥回家的时候贾母送给刘姥姥丝绸、米面和山珍海味拉了几车。刘姥姥说还不起这情,贾母说没关系,下次带点萝卜芋头花生,其实她更喜欢刘姥姥带来的欢笑。
来源:灵魂大触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