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齐国廉政故事 第一篇章:廉尚修身篇

7、昭君出塞

齐国王穰的女儿叫王嫱,字昭君。昭君长得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十七岁就被选入宫中,成了汉元帝的宫女。当时,宫女人数很多,汉元帝就责令画师毛延寿为宫女画像,需要时,就翻阅画册,视其美貌召之。因此,宫女多要贿赂毛延寿,以求被画得美貌得宠。但只有昭君不愿意送礼,所以她被画得像不符实,当然也就得不到元帝得宠幸。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再到长安,要求和汉室和亲。元帝决定从宫女中找一个婚配给他。就令人去后宫传话:“愿去匈奴者,皇上将视若公主。”昭君觉得和匈奴和亲,可以改善汉朝和匈奴得关系,消除敌对,不再因双方不断征伐给人民带来灾难,便毅然决定离开祖国和父母,报名愿往。

单于得此美妻,乐得手舞足蹈,领着妻子忙去谢恩。

元帝看到昭君美貌超群,如此艳丽,后悔不已。可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还是天子呢!

单于带着昭君,越关山,过沙漠,千里迢迢到达匈奴,眼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开始,昭君对少数民族穿兽皮做的衣服,三餐吃腥膻的牛羊肉,很不习惯;对那里寒冷恶劣的气候也很不适应。可是日子长了,也就无所谓了。昭君把中原文化传播给匈奴,奉劝单于休养生息,勿动干戈,使得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

昭君生有一子,名叫世违,长得伟岸潇洒。他天天跟师父练武,日日跟母亲习文。得匈奴之威武,有汉家之俊逸。

单于死后,世违继位。匈奴有一规矩,父亲去世,若儿子还没成婚则以母亲为妻。文武大臣都催促世违早日完婚,世违觉得父死妻母,心里未免有点疙瘩,但既为单于,怎好破此风俗?”何况母亲又是如此标致,风韵未减呢?因此母亲问他:“你年纪已不小,也该有个妻室了,你是学汉家风俗呢,还是照胡人习惯呢?”单于回答说:“既在匈奴,且为人君,就入乡随俗吧,不知母亲意下如何?”昭君心头一愣,默然无言。晚上,昭君一人徘徊在毡房之中,浮想联翩,虽说来了匈奴多年,却总是思念家乡,挂念父母,难遣乡愁,每到这时,免不了泪水沾衣,是以雁南寄边心,雁北思汉音,陇水、长城总在心头现。如今吾儿不以汉规,欲娶我为妻,拒之则败坏胡风,儿子难以发号施令;顺之则不符合人伦,非我汉家本色。想来思去,还是以死了却千般愁,便吞药谢世。

【品评】

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她宁愿远离家乡和父母,牺牲自己得一切;为了女性的贞节,又不损坏胡人的婚俗,使儿子坐稳匈奴江山,让中原与匈奴世代友好,她毅然去死。在昭君身上忠与贞体现的再完美不过了。

齐国廉政故事 第一篇章:廉尚修身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