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一个被人遗忘的湘军名将,40岁前平平无奇最高时官至县令,从正七品县令到从二品巡抚,他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功成名就,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创造了绝无仅有的仕途升迁奇迹。
真可谓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静若处子
清代官职
清代官职分为九品十六级。
正七品知县升任为从五品的知州,最快需要6年。
知州晋升为知府,最快也需要6年,而且基本都是翰林院出身的年轻官吏,属于天子近臣。
所以说大部分的知州是没办法升任知府的,更别说举人出身、年过40的七品知县。
之后是知府升道员、 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基本1-2年一次升迁。
韬光养晦
40岁前的江忠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令。
可圈可点的事情并不多,主要有以下6件:
1、和左宗棠、胡林翼一样都生于1812年,都是湖南籍贯。
2、25岁时考中举人但始终没考中进士。
3、官至七品知县。
4、结识了一个大人物曾国藩。
5、见了一次皇上。
6、组建了自己的武装班底楚勇。
一战成名
40岁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40岁时幸运之神开始眷顾江忠源,大器晚成的江忠源逐渐开始发迹。
桂林山水
1852年,他有了独领一军的机会,先夺桂林、后克全州,带着组建的楚勇连战连捷。
在蓑衣渡之战中,江忠源一战成名,击杀了太平军南王冯云山。
击杀太平军南王冯云山
守城方略
1852年,40岁的江忠源,入湖南,进长沙,夺取天心阁,献守城方略。
官军四面集结,只有河西一路空虚。应派重兵扼守回龙塘,防御贼军逃窜。
巡抚张亮基深之是好计,苦于无权节制各路军队人马,导致守城方略无法付诸实施。
长沙天心阁
长沙危急时刻,张亮基派人三请左宗棠出山。
左宗棠临危受命以师爷身份行巡抚之权辅佐张亮基解长沙之围。
1852年,这一年江忠源、左宗棠都刚好40岁,这一年是他们初露峥嵘、一战成名的一年。
长沙之围虽已安危,但导致太平军由回龙塘突围,攻陷湖南岳州。
岳阳楼
太平军沿着水路从长沙回龙塘、岳阳、武昌/九江、南昌、合肥、安庆直至定鼎南京。
假如历史有如果,汉族巡抚可以节制各路军队,太平天国的历史会在长沙改写。
可惜历史没如果,但这并不能否认当时江忠源守城方略的重要性。
正如赵尔巽所说
“湖南募勇出境剿贼,自江忠源始。
曾国藩立湘军,则罗泽南实左右之。
朴诚勇敢之风,皆二人所提倡也。
忠源言兵事一疏,泽南筹援鄂一书,为大局成败所关,并列之以存龟鉴。
此大将风规,不第为楚材之弁冕已。”
高光时刻
1853年,41岁的江忠源迎来高光时刻。
先解南昌之围、后夺田家镇、再解武昌之围。
连战连捷官至安徽巡抚,中年得志,成功逆袭人生,走上人生巅峰。
武昌黄鹤楼
总结
江忠源40年韬光养晦,初露锋芒便一战成名,仅仅用了2年时间,实现仕途10级连跳,创造了比曾国藩还厉害的升迁奇迹。
2年时间连升10级,在清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更别说一个无背景又是举人出生年过40的普通官员,能升迁一级已属不易,更别说10级。
曾国藩属于天子近臣又有恩师穆彰阿(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当时的军机大臣)的鼎力支持10年时间也才连升7级,已属奇迹中的奇迹。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一级看似不远却又是多少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大鹏展翅
1852年-1853年,放眼天下,江忠源是当时夜空中最亮的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江忠源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给奋勇杀敌的将士们指明了方向:军功是实现人生崛起最快捷、最荣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