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作者:马克龙SZ

太乙游龙门简介

太乙游龙门是全真教的一个分支,属于道家北宗炼养派。太乙游龙门发源于太乙教。 萧抱珍 (? -1166)金代道士 。太一道创始者。又名元升,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原从真人处受秘箓,演化为“太乙三元法箓”用来度世济人,信奉者甚众。遂在卫州建庵立教,称为“太乙教”。该教以《道德经》义为教旨,主行“弱道之用”。金天眷(1138—1140)年间,其教盛行于河北。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萧抱珍入宫廷问道,颇受礼遇,将所居道庵赐名为“太乙万寿观”。死后,元世祖赐号为“太乙一悟传教真人”。二祖萧道熙,三祖萧志冲,四祖萧辅道,五祖萧居寿,六祖萧全佑,七祖萧天佑。萧天佑于元延佑二年(1315年)以“太一崇玄体素演道真人”与全真派掌教孙宗师等在大都长春宫建金箓普天大醮。太乙教教主皆以萧为姓,七传以后一部分与全真教相融合,一部分与正一教相融合。归全真的一脉,居于终南山脉中的游龙山修炼,逐渐采纳全真教义,对外称全真派游龙门,对内称太乙游龙门。

明朝建立后,全真教不受重视并被严加限制,一部分隐遁山林和江湖,一部分依附于正一教。太乙游龙门向南方发展,在武当山与道家炼养派南宗相结合,因太乙教已经不复存在,北方全真教也日益凋敝,南宗思想逐渐成为门派的主流,最终改名为太乙游龙门,是为一个全新的炼养门派,也有怀念传承太乙教和北宗炼养之意。

第一代祖师为太乙道长。因自恃甚高,与正一派不能相容,逐渐从显派成为隐派,历经七代,由第七代嫡传承一道长(?—1864)传到湖南平江余家。

从第八代开始在余家传承。 第八代嫡传为余华昌(1837—1926),第九代嫡传为余曙清(1855-1948),第十代嫡传为余韶(1891-1962),第十一代嫡传为余佩弦(1909-1994),第十二代嫡传为余安仁(1939~),第十三代嫡传为余时海(1975~)。 以宗教武术门派的角度称为“太乙游龙门” ,以拳种的角度称为太乙游龙拳。现在人们所说的“太乙游龙门”指的就是这个拳种。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余安人老师

太乙游龙功(拳)是“太乙游龙门”中的基础套路。本门功法还包括:《太乙三十六擒拿》、《太乙乘风剑》、《太乙七十二闭手》、《太乙封山棍》、《太乙麒麟双鞭》,《太乙行步功》、《太乙定步功》,《太乙龟息功》、《太乙阴阳萌生术》等十种,1992年“太乙游龙门”载入《湖南武术拳械录》 。

“游龙功”与“游龙拳” “太乙游龙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个稀有拳种。它包括徒手套路《太乙七十二闭手》、《太乙三十六擒拿》、器械套路《太乙乘风剑》、《太乙封山棍》、《太乙麒麟双鞭》、动功:《太乙游龙功》、《太乙行步功》、《太乙定步功》;静功:《太乙阴阳萌生术》、《太乙龟息功)》等。

太乙游龙拳这个套路,历史上叫“太乙游龙功”。它仅是游龙拳这个拳钟中的一个动功套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功法相继出现,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人们谈功色变。为了这个套路的推广和发展,不得不将“太乙游龙功”这个套路改名为“太乙游龙拳”。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游龙拳全国部分教学站点

怎样练好太乙游龙拳——余安仁

余安仁 是改革开放以来传授太乙游龙拳的掌门人,湖南有最多他的亲传弟子。我们广东也好好多人习练游龙拳,我们惠州太极拳站点是在我们老师看视频学会后然后传授给我们大家的。我们站点参加过很多次游龙拳展演的。

由于内容太多,怎样练好游龙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延伸阅读《了解更多》链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