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中国建都于关中,形成两大都城:渭河以北为咸阳,渭河以南为长安。
长安在渭河以南:龙首原以北为汉长安城,龙首原以南为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面积八十五平方公里,非常气派,大唐盛世气象,但是,唐末黄巢之乱,唐亡,长安城被毁,关中水系也遭到严重破坏,关中不再能负担首都之责,因此,中国都城遂东迁,关中从此破败。
宋金的京兆府,只是唐长安城的一个角,面积五平方公里。元,改称奉元府。
明建立后,重整河山,将奉元府城扩建为西安府城,面积十一平方公里,朱元璋封次子为秦王,秦王府位于西安城中心,明西安城三重城区,其中,秦王府城两道城墙,最外面则是西安大城的城墙。
秦王府内城,即现在陕西省政府加上新城广场的范围,秦王府外城,南门为端礼门,北门为后宰门,东到今尚德路一线,西到今尚朴路一线。
这三道城墙,组成了著名的西安明城墙,明中期,给土城加砖,改进为青砖城墙。
民国时期,在明城墙的南城墙,开辟了一座不大的城门,小南门。
小南门一带,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市民生活区域,各种市民生活享受活动,应有尽有,很接地气,并且,价格便宜、亲民,比如,烤肉,粉汤羊血、梆梆肉,羊肉泡,等等,等等。

小南门顺城巷
小南门,只是俗称,现在的市民,多半不知道小南门的正式名称。在民国年间,开辟了小南门之后,正式命名为勿幕门,为的是纪念辛亥革命名人井勿幕。
井勿幕,1888到1918,活了三十岁,陕西辛亥革命名人,生于渭北蒲城县。1903年,十五岁时,留学日本,之后,结识了孙中山,1905年,十八岁时,被孙中山任命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回陕建立同盟会,组织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
井勿幕先后三次赴日本,从结识孙中山,到向孙中山汇报,接受新的任务。
1910年,赴香港,参与策划广州起义。
1911年,又一次回到陕西,准备发动起义,10月,辛亥革命爆发,陕西光复,建立军政府,井勿幕担任安抚招讨使。
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KMT,井勿幕担任KMT陕西支部长。
1918年,赴三原,担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
11月,在商讨军事时,被靖国军第一路郭坚部参谋李栋才刺杀。
井勿幕被孙中山誉为革命“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1919年6月,被广州孙中山护法大元帅府,特赠陆军中将衔,明令嘉奖抚恤。
1929年,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撰文《井先生纪念碑》,立于西安市革命公园。
1945年11月,井勿幕被国民政府追赠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南京政府派监察院长于右任专程来陕主持,将勿幕灵柩由蒲城迎至西安革命公园内,举行公祭。
井勿幕胞兄井岳秀,1879到1936,比井勿幕大十岁,活了五十七岁,清末武生,好武术,受弟弟影响,参加同盟会。民国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师长,统治陕北二十年,开创了榆林近代工业。
1962年拍摄的电影《鄂尔多斯风暴》,将井岳秀塑造为反动军阀,不过,实际上,井岳秀镇守榆林二十余年,一直致力于维护蒙汉团结, 捍卫边疆统一,制止了内蒙的分裂势力。
井勿幕被杀后,凶手李栋才出逃,逃往汉口,井岳秀花重金,买通湖北督军王占元,派出手枪队长李福成,在汉口抓捕了李栋才,押解回榆林。
李栋才抗过了严刑拷打,拒不招供谁是幕后主使,遂使得井勿幕被杀成为历史悬案,最终,井岳秀将李栋才处决,为弟弟报了仇。
俱往矣,现在的小南门,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宵夜江湖街,无论是路灯下岁月的明灭,还是时代巨变的波澜。最终,都不留痕迹地投射在食物上,化作平凡的餐食,使得每个仔细品味的人,都沉醉于餐食的饕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