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谈杨业和宋朝的相爱相杀

作者:一个喜欢历史的书呆子

赵匡胤在打完胜仗巩固国本时,在军队里也正有一批新锐军官正成长起来,而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潘美,就跟本是大宋的强敌后成大宋的主要战斗力—杨业,今天就来简单谈谈杨业。

在李继勋带着荆嗣攻打试探了北汉的辽州,杨业的名字出现了一下,可惜是被荆嗣全程压着打,其实想想也没办法,杨业的才华是属于兼顾智勇的帅将,北汉并没有足够的兵力让他调配,如今又碰到能手格百人的顶配斗将荆嗣,也难怪有些招架不住,但是不管怎样,北宋开宝二年,杨业仍然凭借军功升迁到了建雄军节度使,这一年北汉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第一是北汉睿宗刘承钧驾崩了,刘承钧无子,为了确保国有长君,便把皇位传给义子兼外甥刘继恩,但是刘继恩与宰相郭无为又不和,于是郭无为发动政变,刺杀了刘继恩,转而扶立他同母异父的弟弟刘继元做新一任话事人,偏偏刘承钧在位时有几次针对北宋的战略部署放了辽国鸽子,导致辽国对北汉的态度日趋冷淡,这些个消息全部都传到了宋太祖耳朵里,自家开疆扩土,对方国政混乱,再一次充满信心,马上宋太祖就和周世宗一样,把“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都抛掷脑后,再派出李继勋攻打北汉,那是杨业正猫在团柏谷准备抵挡宋军,不想对面黑压压的一片壮汉,估计还能在人群中隐约看到老熟人荆嗣的微笑,杨业想想自己兵力单薄,硬上就是送军功,于是马上做出决策——撤退也是战略。

刘继元本来等着杨业战报,不想这哥们自己先跑了回来,后面还跟着宋军大队直达太原城下。一怒之下,直接解除了杨业的军权,好在这次作战有惊无险,辽国马上不计前嫌地派兵增援,宋军被迫撤退,北汉军还乘此机会,跟着辽军劫掠了北宋边境的晋、绛二州,一波偷家未成,还被人抢了边境,宋太祖这次真是上头了。开宝二年,在赵普的强烈反对声中,宋太祖点齐兵马,御驾亲征太原去了。这次攻伐准备的很彻底,征发了河朔数州物资支援前线,到达太原城下后,宋太祖直接花两个月修筑长堤,引汾水灌城,为难之际,杨业重得刘继元信任,率领数百骑兵奇袭宋军营寨,可惜被宋军悍将党进击退,杨业伤亡惨重,被党进追到太原城下,才靠攀着绳蓝退回城中,但是杨业并没有放弃,接着又率领数千军队突击宋军,结果战马受伤,突围到一半,又被迫撤退。总的来说,此战杨业虽然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但是北宋、北汉两国实力悬殊,杨业也只能一直被按着打,那么北汉遭次险境,大辽这时候又在干嘛?

当时大辽也是情况尴尬,辽穆宗被随从刺杀,辽景宗耶律贤方才上位,但即使如此,辽国依然派出两路军队救援太原,不料宋太祖早通过谍报获得消息,派遣何继筠和韩重赟分别驻守石岭关和定州嘉山,太祖亲授兵法,二将不辱使命,大破辽军,这是时隔20年后,中原王朝再次于野战中击败辽军。宋军军心振奋,宋太祖让士兵把击破辽军的战利品和首级,放到太原城下宣示城内军民,以断绝其希望,但是没想到北汉军队意志坚定,依然顽强抵抗,北汉宰相郭无为一直和中原王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想趁此机会投降北宋,却被刘继元先发制人,缢死在城头,结果整个攻城战持续了三个多月,即使宋军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依然无法攻破太原城。恰逢此时军中突发疫病,又有辽国援军再次袭来,思虑再三,宋太祖终于决定退兵,但在仓促撤退之下,还是给北汉遗留了大量物资,太原由于 被水泡了几个月,墙体开始脱落,北汉本是强弩之末,不料宋军这手物资,直接借此回了一口血,看着救援的辽军也来到了太原城下,常年驻守北境的杨业心情复杂。此番对阵宋军,他虽碍于忠心,奋战到底,但对于天下大势的走向,他已了然于心,杨业劝刘继元,偷袭契丹然后投降大宋,可惜被否决了。

宋太祖回去之后,改变了攻略北汉的策略,开始采取缓攻的方式徐徐图之,一是不断强迁太原城周边的百姓,再是围着北汉疆域修碉堡,阻塞辽国南下的道路,后来北汉的人口只剩下了三万多户,人口锐减到无法支持国内生产,北汉国只得一次次地问辽国借粮勉强度日,辽国一方面嫌弃北汉越来越累赘,一方面又忌惮北宋国力的崛起,尤其开宝三年,宋将田钦祚又在宋辽边境,以三千人马击溃了辽国六万大军,可能有些夸大,但此后,辽国确实更重视与宋朝的关系。直到开宝七年,宋辽签订和议,而北宋此前的军制改革,也在这段时间收效显著,随后攻灭了南汉和南唐。万事俱备,于是在开宝九年八月,宋太祖再次派遣党进、潘美、郭进等大将攻打北汉,本以为这次可以拿下了,可惜宋太祖驾崩了,后来的事情就交给了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了。

正因为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的不屑努力,才能使杨业的帅才能力得到发掘,虽然他此前的功业并未得到流传,但是能活到看到天下一统,重归安定,也是不错的人生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