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投奔刘备时,诸葛亮就说他杀死自己主君,属于不忠不义之人,而且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定会造反,要把他拖出去砍了。

后来刘备亲自求情,说担心杀了魏延会伤了降者之心,诸葛亮才网开一面,饶了他一命。不过诸葛亮还是告诫魏延以后不得有异心,否则必取他首级。

诸葛亮的这句话可不是光说说而已。他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旧病复发,一病不起的时候,诸葛亮就料想到魏延会起兵作乱,于是临终前密令马岱假意和魏延合作,接近对方,然后找机会将他斩杀。最终魏延在南郑城下被马岱斩杀。

因为《三国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很多人看了演义以后,认为诸葛亮从开始就认为魏延会造反,对他极不放心,最后更是设计将魏延杀死。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不过这只是小说里的说法而已,历史上魏延之死和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实际上诸葛亮生前对魏延非常包容,甚至有些袒护。

根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的魏延一直就是刘备的部曲,并非是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才投奔于他,自然不可能有杀死自己旧主的事情了。

而且早期魏延地位较低,直到刘备入川时他跟随前往,在此后和刘璋的益州之战时有所表现,才得以在刘备平定益州以后被封为牙门将军,崭露头角。汉中之战后,刘备又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守汉中,使得他成为蜀汉集团的骨干之一。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这一时期诸葛亮主要是留守后方管理地方事务和处理政务,极少涉及军务,和魏延几乎没什么交集,因此看不出诸葛亮对魏延态度到底如何。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而等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时候,不仅关羽、张飞、黄忠等元老级的大将已经先后去世,冯习、张南、傅彤等新生代也有不少在夷陵战死,诸葛亮能用的人才非常有限,魏延这个级别的大将自然成为倚重的对象。

所以在诸葛亮北伐时,魏延被任命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多次作为先锋出战,后来又因功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成为蜀汉军中级别最高的武将,可见诸葛亮对魏延的器重。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而且魏延为人心高气傲,和其他人都难以相处,经常发生争执,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一般都对他极为宽容。

比如说车骑将军刘琰是跟随刘备多年的元老级人物,单以官位论,是蜀汉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结果在刘琰和魏延因事发生争执时,诸葛亮却让刘琰主动去道歉。

还有长史杨仪看不惯魏延的傲气,从来不假辞色,导致两人关系极为僵硬,势同水火,多次发生争执。一次召开会议时,两人因故发生争执,魏延一怒之下拔出剑来威胁要杀死对方。对于如此嚣张的举动,诸葛亮也并没有治罪于他,而是努力调和魏延、杨仪之间的关系。

甚至是在诸葛亮病重弥留之际,预计到魏延可能会违背命令,拒绝撤军。他也只是让杨仪等人不要再管魏延,自行撤军而已。显然,诸葛亮对于魏延还是极为包容的。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诸葛亮如此重用魏延,只是因为蜀汉人才凋零,他无将可用,才不得不如此。而魏延真的提出建议,希望自己单独领兵时,诸葛亮并没有同意,这并不是真的重用他。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在历史上魏延虽然以骁勇出名,但是他做事比较莽撞。比如说在诸葛亮死后,魏延起兵作乱,最终兵败身亡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并不适合单独领兵。所以诸葛亮才没有让他单独领兵,并非因为讨厌魏延才这么做。

如果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那么在临终前完全可以以托付后事的名义把魏延召到帐中杀死,不需要兜个大圈子让马岱去杀。毕竟真实的历史上,武将再能打,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对付几十个刀斧手。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并设计杀了他吗?别被三国演义骗了

所以综合看的话,诸葛亮其实对于魏延还是颇为器重的,而且对于他非常包容,更没有想杀死魏延的可能。魏延最后死于非命,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仅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命,而且起兵攻打杨仪,形同造反,才走上了绝路,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