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古一大侠,当属辛弃疾

千古一大侠,当属辛弃疾

依照金庸武侠小说的大侠培养准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侠,需有以下几点特性:为国为民、不为生计发愁、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生不逢时、悲剧英雄。能把这几点做全的,小说里的人物都寥寥无几,郭靖算一个,萧峰算半个,杨过算沾了个边儿,至于张无忌袁承志之辈,压根算不上。

小说中少见的人,历史中却有一位,他便是南宋初年的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幼年失去双亲,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这个老头不一般,他身在金营心在宋,誓要恢复北方故土,并以此来培养辛弃疾。辛赞在金朝有官职,辛弃疾类似杨康,衣食无忧一心练本事,文韬武略自然是必修科目,山川地理亦在胸壑之间,最难能可贵的是,辛弃疾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在金朝的生活经历,让他遇事懂得变通,胆大心细,不逞那一时的意气。

23岁那年,辛弃疾干了一件牛叉的大事。他在祖父故去后,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北方义军,身居高位,执掌印信,没曾想,他对人过于真诚,以至印信被心怀叵测的僧人好友盗走,辛弃疾单枪匹马追上此人将其斩杀,一举成名。

原本想带领着二十万义军回归南宋的辛弃疾,在与宋高宗接洽后正要兴高采烈地返回北方,这时噩耗传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解散。辛弃疾闻之悲痛不已,他召集五十余骑,在金兵五万人驻守的军营里生擒张安国且全身而退,就是神剧也不敢这么演。可辛弃疾做到了,此举好比郭靖只身如蒙营,杨过飞石击大汗,萧峰阵前擒大哥。

金光闪闪的辛弃疾如愿到了南宋,然后就开始了不如愿的宦海生涯。你要说他不被重用吧,他的官是越当越大,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还时不时惦记他一次两次,任他施展拳脚。你要说他被重用吧,他又不能被任命为他所期待的武职,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这看上去是恩遇,实则是朝廷不相信归义人身份的辛弃疾,对他始终抱有怀疑态度。

千古一大侠,当属辛弃疾

在辛弃疾为官的几十年中,他曾经直接参与过的军事活动,一次是剿灭茶商武装,另一次是组建虎儿军,两次成功两次在关键时刻被人摘了桃子,辛弃疾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此刻的辛弃疾,像极了丐帮帮主萧峰,他想要有所作为,且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才能出众找人妒,总有小人看不惯你的能力,总想着给你使个绊子。辛弃疾的遭遇,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悲哀。

辛弃疾极具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他曾断言金朝的寿命还有六七十年,随后必定被室韦所灭,他预言到了金朝的国运,也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深谙人性的他,知道自己以军法治理民政的行为定会遭人弹劾,所以他提前为自己建造好了隐居的所在——稼轩庄园。

稼轩庄园很大,大到房屋有100多间。辛弃疾被免去一切职务后,在此地过起了看似平静的生活。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得出,辛弃疾不差钱。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武侠小说里为什么大侠们都不为生计发愁的原因:有才华的人,锱铢之事都不是事!他们想要挣钱,真的是分分钟的事,就算自己不去行商贾事,想给他们送钱的也大有人在。在大侠们的心里,家国和抱负是第一位的,钱财仅是小道,不足道哉。

辛弃疾别号稼轩,可见他在稼轩庄园时期是诗词高产期。这时候的他已经人到中年,见识过了大风大浪和人心险恶,田园是他的宁静所在。

此时的辛弃疾,好比黄药师和王重阳的结合体,从表面上看,他归隐山林,性格也有些刚愎,实际上,他的内心依旧火热,报国之志未曾改变。辛弃疾的内心是矛盾的,他想要借由佛道来平衡内心,忽然间,辛弃疾化身一灯大师,不为成佛为心安。

千古一大侠,当属辛弃疾

辛弃疾的最后一次复起在韩侂胄主导的开禧北伐,雄心勃勃的辛弃疾在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发现,此次北伐如按照韩侂胄的策略,根本不可能成功。刚猛如洪七公的他,本想做个郭靖,来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惜,朝廷没有给他机会,时光也没有给他机会。不久之后,辛弃疾离世,临走前,他大呼:“杀贼!杀贼!”给我们留下了英雄末路的悲痛之感。

辛弃疾在古代的诗词大家中是独一份的异才,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侠。这么一个大才,竟然被南宋朝廷无视,可见,南宋朝廷亡一点也不冤。

请关注风舞鹰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