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淮阴区:四个坚持,打通基层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淮阴区:四个坚持,打通基层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消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淮阴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狠抓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断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社会火灾防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火灾起数同期相比下降了53.8%,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火灾及亡人火灾事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坚持“一个率先”,探索基层消防监管路径。淮阴区积极探索基层消防监管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力量下沉、关口前移、体系延伸,率先在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设立消委会办公室,配备2名在编专职人员,实行实体化运行,结合基层网格力量,统筹推进消防监管工作,基本形成了“1+1+2+N”基层消防监管模式(“1”:镇、街道消委会,“1”:镇、街道消委办,“2”:2名在编专职人员,“N”:镇、街道网格员和志愿者)。同时,为解决基层消防监管执法权限问题,该区按照“先行先试、梯次铺开”原则,选取徐溜镇试点开展委托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二是强化“两个保障”,夯实基层消防监管基础。一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近年来,淮阴区累计投入5000万元,在淮安国家高新区和徐溜镇、渔沟镇两个国家重点镇新建3个专职消防站,新购置消防车5辆,配备了登高车、消防特种车等专业车辆和水域救援、地震救援所需特殊器材装备。全面启动13个镇(街道)消防专项规划修编工作,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全区基层消防硬件水平得到切实提升。二是强化人员配备保障。除了将必要的专职消防员配备到位,淮阴区还按照“一员多用”原则,加强村(社区)消防网格化管理,切实打通基层消防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全区13个镇(街道)、2个园区共划分为739个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增设消防安全网格员1280名。2021年上半年,基层消防安全监管力量及时有效处置的警情239起,占全区接警48.95%,有效破解镇(街道)、村居两级消防工作“不设防”的被动局面。

三是对标“三个到位”,落实基层消防监管责任。一是确保区级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区领导定期带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检查、调研、督导等工作,及时会办解决各类消防安全问题,确保消防安全领导责任全面落细落实。二是统筹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工作职责,进一步厘清消防安全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职责和界限。区消委会实行消防安全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先后向住建、教体等12个部门下发工作建议函80余份,向工商、质监移交消防产品案件线索85个,对校外培训、养老院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整治,培训各行业消防人员6万余人次,统筹推动部门履职尽责。三是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强化企业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全过程消防管理和日常巡查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健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消防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机制,落实消防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目前,全区163家工业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已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破解“四个难题”,筑牢基层消防监管防线。一是破解基层“无机构”问题。淮阴区印发《关于强化镇(街道)、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镇(街道)综合执法局为依托,成立13个镇(街道)消委会及消委办,强化镇街消防安全监管组织领导,从制度上填补了基层消防监管“无机构”问题,为后续开展消防监管工作理顺了机制。二是破解基层“无队伍”问题。加强村(社区)消防安全监管力量,充分利用网格员、老党员、退休人员,积极吸纳退役军人、社会志愿者、企业专业人员等消防力量,形成村(社区)、企业联动组织体系,切实解决基层消防监管“无队伍”的问题。每个村居选拔2名消防网格员志愿者,由区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考评,镇(街道)、园区进行属地综合管理;每个村(社区)建立一支集应急救援、安全巡查、消防宣传于一体的联勤队伍。目前,全区共选拔546名消防网格志愿者,组建了13支应急救援分队,切实增强了基层消防救援力量。三是破解基层“不会管”问题。由区消委办统筹组织,深入镇(街道)、园区开展消防救援专业技能培训1352场次,培训基层消防业务骨干382名;组织消防专业人员974人,开展现场救援演练活动282次。另外,创新开展基层消防人员跟班技能学习,印发《防火业务学习指导手册》,对跟班学员采取面对面指导、一对一服务,全方位进行消防业务指导,今年以来,已开班学习培训6个月、15期,累计培训基层消防安全监管人员140人。四是破解基层“不愿管”问题。加大荣誉激励,将基层消防监管人员表彰奖励纳入区级表彰奖励体系,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和重大事项表彰奖励制度,通过送奖到家、走访慰问等形式,提升消防人员职业荣誉感。完善考评晋升机制,将基层消防监管考评结果与个人年度提拔晋升、跨镇(街道)调动相结合,打破人才发展和地域限制壁垒,实现人才交流互通,最大限度提升工作积极性。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613378752#qq.com24小时内回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