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作者:繁华万里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第一次严打的故事,例如严打的时间、严打的规模、严打的阶段等等。今天,我们聊聊第一次严打过程中,我国同时推行的身份证制度。众所周知,身份证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的必备物品之一。但是在1983年,我国各地还没有推行身份证。1984年,我国为何开始推行身份证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古代人出行的必备之物,那就是路引。在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出行最远的距离也就是县城或者府城。基本上很少出省,只有商人、科举文人等等,才会有出远门的需要。因此,古代的人口流动非常小,因为没有出远门的需求,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请注意,古人出门很有讲究,不能随便离开自己所在的州县。

如果需要出远门,必须由当地衙门开具的路引,否则会被视为“流寇”抓起来。轻则,被打一顿、补办路引。重则,直接发配充军。那么,路引是一个什么玩意呢?路引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加介绍信,路引的描述非常详细,例如一个人的姓名、年龄、大体长相、籍贯、准备去哪等等。其他地区的治安机构,查阅了路引之后,才会放行。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因此,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并没有身份证或者类似的物品,因为当时的时代环境不需要。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上人口流动比较少,身份证一直没有出现。从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出行基本上依靠2个东西,分别是工作证或者介绍信。有的时候,需要二者兼备。因为在那个年代,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看他的工作证。

某种程度上,工作证具备了身份证的一部分作用。至于各地的农民如果出现出远门,由于没有工作证,基本上依靠介绍信。一般来说,介绍信上写的非常清楚,类似于明清两朝的路引,而且有乡、村两级机构盖章。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模式。但从70年代末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靠工作证和介绍信,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首先,1978年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经济开始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各地的人口流动开始逐步加快、加大。各地的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这样的人口流动非常明显。依靠工作证和介绍信,已经“忙不过来”了。与此同时,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社会治安,开始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我国各地的待业青年总数超过了2000万。大部分待业青年,都能够安心的等待分配工作。或者干脆自己到东南沿海地区“闯天下,”经商致富。不过,一小部分人整天惹是生非,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犯罪团伙,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出现了逐年增长的情况。与此同时,各种西方的书籍和影视剧,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国内。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含有色情或者凶杀等不健康情节。很多年轻人开始照样学样,模仿影视剧中的情节,进行犯罪活动。立案数量最能说明问题,1979年,我国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为50多万件。1980年,已经达到了70万件以上。1981年,更是达到了89万多件。1982年,虽然立案总数降低到了75万多件,但大案要案的数量仍在增加。

进入1983年春夏,我国的辽宁、上海等几个省市,陆续发生了各种重大案件。以至于在某些城市,女孩们不敢穿裙子上街,上夜班需要结伴而行。由于各种类型的案件频发,直接影响了各地群众的生活秩序、各地企业和工厂的生产秩序,也对于外来投资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保障各地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维护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1983年7月,我国出台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也被称为1983年严打。在严打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流窜犯”“盲流。”由于没有身份信息,如果管理各地流动人口,从中区分流窜各地的犯罪分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1984年4月,也就是严打的过程中,我国出台了《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身份证出现以后,首先在上海、天津等9个大城市进行试点工作。身份证采用了单页卡式,15位编码的模式。这就是后来的第一代身份证,虽然第一代身份证的设计比较简单,逐步出现了伪造的问题。但是,第一代身份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八九十年代流动人口的信息问题。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从当时的治安管理和实际意义来说,作用非常大。因此从1984年身份证逐步出现以后,那些没有身份信息的人,开始“寸步难行。”尤其是那些流窜各地的犯罪分子,开始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抓捕,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1983年,在著名的二王案件中,二王兄弟之一的王宗玮,其工作证掉在了案发现场。

随后,沈阳公安机关迅速以工作证为突破口,锁定了二王兄弟。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二王兄弟几次逃出了包围圈。最终,1983年9月,在3万多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当地公安干警和周边乡镇青壮年的共同努力下,流窜了几个月之久的二王兄弟。最终,被围歼在江西省广昌县。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继续聊身份证,第一代身份证出现于1984年,也就是第一次严打期间。随后,开始逐步普及和完善。但由于第一代身份证过于简单,没有芯片等原因。到了90年代,一些犯罪分子开始伪造身份证,从而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在八九十年代,我国拍摄了例如《121大案》《黑白大搏斗》《刑侦一号案》等等。在这些影视剧中,均出现了犯罪分子使用伪造身份证的情况。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鉴于第二代身份证各方面的问题,2004年开始,第二代身份证出现,也就是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身份证。无论是第一代身份证,还是第二代身份证,都大大完善了治安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公安机关进一步维护治安。与此同时,让那些犯罪分子们“无处遁形。”

1984年,中国推行了身份证制度,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社会治安稳定是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的基础,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干警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