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的说月色之所以这么花痴细腻,是因为有一个“懂女人的女导演”,前一部中,贝拉和爱德华感情升温太快,其实在书中,他俩的感情本身就很细致,但是电影中大大删减了很多部分,这使得观众对于两人感情没有很强烈的感情希望两个人可以在一起,之前有一口气看完这电影的四本原著,书中有大量过于甜腻和拖沓的感情描写,以及雪上加霜的蹩脚的中文翻译,让我看的时候就想弃书而去,但是这部电影中在第二部新月中,却是悲情和暧昧的结合体,整个过程中没有过分甜腻且整个过程中整个过程中起承转合线索清晰且高潮迭起。

第二部中开始并没有揪着上一部留下的问题,是否需要将她改造成吸血鬼,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但是一开始,男主一家人并没有给我们思考的机会,因为他们一家人都搬离了小镇,是因为有人注意到了他们的年龄变化,所以必须离开这里,女主恳求他将他一起带走,但是不可以,因为在这个世上,她始终有羁绊,她有自己的家人,有朋友,他不能这样残忍且自私将她的生活圈子弄得一团糟,所有人心知肚明,一旦成为吸血鬼,没有体温,一生不能坦荡荡的站在阳光下,要割舍下她在尘世中的,而且爱德华离开的太过突然,或许看过书的可以理解,但是普通的仅仅作为电影观众,却是难以理解这件事情。
在爱德华离开了以后,电影中有非常触动我的镜头,贝拉日复一日坐在椅子上,不愿意和外界交流,就是一直这样呆呆的坐着,这样坚贞不渝,但是有时候看起来确实有些矫情,不就是走了一个人,走了你还不好好活了,但是我们看看窗外四季变化,外面从夏天变成冬天,从冬天变成夏天,这样看起来,让人实在忍不下心去责备,这样子看起来,好像只有贝拉变成吸血鬼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的结局是从爱丽丝的视像中所看到,贝拉最终会变成吸血鬼,而且是由爱德华亲自改造她,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新月绝对算得上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但是删减过后,书中的高潮部分,不断被变成冷高潮,,很多观众实在的去反映,全程无高潮,事实上爱德华与沃尔图家族那一段确实算得上是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精彩,危机四伏,扣人心弦的紧张刺激,但是电影却是没有将书中的紧绷情绪搬上大银幕,贝拉的处理个方面被太过扩大化,整场戏的张力不足导致最后就是配音配乐来撑场子,所以这对于观众来说,刚刚有一次高潮紧张的机会却是不消半刻便被化解掉,哲理就是非常直接的冷高潮了。
爱德华的离开过于突然,加上贝拉一直很难受,这时我们的男二号雅加布上场了,他们整日腻在一起,要不是看过原著的直接想要她俩原地在一起吧,因为这样看起来,雅加布带给贝拉的是快乐,但是爱德华带给贝拉的只能是伤害,无缘无故的离开,还有无尽的等待,在爱德华不在的时间里,两人相处非常愉快,好像这样子贝拉已经忘记了爱德华,两人共度美好的时光,一起骑车,虽然雅加布不能给贝拉极致的速度,和难以忘记的那段经历,但是这样细水长流的时光不是也很好吗,两人会牵手拥抱,时不时会有暧昧,虽然会有贝拉配的旁白,但是并没有体现出雅加布在贝拉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但是电影中表现出的,好像是贝拉是那种为了忘记爱德华的一个备胎,这不是书中的本意。
暮光之城系列或许会因此迷倒无数人,它讲述的不是苦情悲剧也不是阴暗人性,而是类似于爱的爱到死的简单的爱情故事,这种或许我们早已不相信的甚至会嘲笑的感情,当它再次披上科幻的外套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时,许多经历过许多次的感情仍然在寻找感情的人,或许已经放弃寻找爱情的人可以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愿意去幻想,因为这甜腻的感情实在是太诱人了。暮光之城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有趣的将文字转化成影像的体验,暮色基本上是我见过最尊重原著的电影除了删减,基本上所有的台词,场景,基本都是原著当中的,未做半点改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著粉的观赏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