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作者:涵美一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

01

今天中午,邻居刘阿姨和她的女儿吵架了,气势汹汹,吸引了不少楼上和楼下的邻居围观,直到小区的物业好说歹说了半个多小时,这场“母女大战”才算平息。

只是,尽管没有了最初的“剑拔弩张”,但刘阿姨和女儿依旧是敌意满满,两个人站在连廊里又互相指责了一番后,女儿扔下一句“你就是重男轻女,以后我绝不会再回来,你就当没我这个女儿”,便大步离去。

见女儿进了电梯,刘阿姨哭着瘫在地,虽然一旁的儿子、儿媳不停地劝她,但她就是坐在地上,无声地流泪。

关于刘阿姨和女儿吵架的原因,我听完了全程:女儿要借十万块钱,刘阿姨想让女婿出面并打下借条,女儿觉得是刘阿姨刻意为难自己,争执不下时便提起自从结了婚,刘阿姨待自己和弟弟的种种区别,继而控诉刘阿姨只是“嘴上说爱她,实际上就只爱儿子而已。”

从刘阿姨女儿的说法中,我大致总结了三点她不满的地方:

一,当初她和弟弟一前一后结的婚,刘阿姨只给了她十万块的陪嫁,却拿了四十万给弟弟在这座城市里付了首付,为此她心里有很大的落差;

二,去年她生二胎时,婆婆身体有些不适,她想让刘阿姨帮自己带孩子,刘阿姨以“还要看小孙子”为由不愿帮忙,女儿觉得小侄子都将近三岁、快要上幼儿园,完全可以让弟弟、弟媳自己照顾,刘阿姨就是故意找的借口;

三,就是这一次借钱。因为婆婆生了病住院,还少十万块钱,丈夫便让她回娘家想办法,她觉得婆婆这几年帮了自己,自己也应该帮婆婆,不好回绝丈夫,所以就找到了刘阿姨,只不过,刘阿姨没能如她的愿,她认为自己会由此在婆家抬不起头、被婆家人不放在眼里,所以气急之下和刘阿姨吵了起来。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02

对于女儿的埋怨,刘阿姨也有自己的苦衷:

女婿家条件很一般,只能拿十五万付个小房子的首付,当时为了不让女儿为难,也为了能给女儿一个保障,她不但主动不要彩礼,而且还给了十万作为嫁妆,就是希望女儿嫁过去后,女婿能好好待她,本来按照她们老家的要求,嫁闺女,不但要给彩礼而且彩礼还得留给女方的父母,刘阿姨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通情达理了,是女儿不满足;

女儿想要二胎前,她就耐心劝过女儿,婆家条件很一般,女儿、女婿赚钱能力也基本能维持住日常生活,若再要一个孩子,压力会不会变大?女儿和女婿能不能支撑得住?是女儿听不进去,口口声声想要儿女双全,只因“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婆婆和老公有点遗憾,想再试一试,不想因为生不出男孩而被婆家人处处挑剔、低看,反正一个孩子是养,两个孩子也一样养”;

至于借钱,刘阿姨觉得既然是女儿的婆婆用钱,那么,自然得女婿出面,不管以后还不还,也应该由女婿给个说法,而女儿却认为不管谁借,到最后都得变成她和女婿去还。

为此,母女两人各执一词,刘阿姨气愤女儿太自私,自从女儿结了婚,她不但从没要过女儿一分钱,而且还时不时会给女儿钱,小到三五百,大到两三千,可女儿一点儿都没记在心里,真是白养了一场!

而女儿怨怼刘阿姨偏心,说以前刘阿姨都只是表面上对她好,结了婚后就把她当作了外人,刘阿姨对儿子大方无比,做什么都只会为儿子着想,对她却只会给一些小恩小惠、从不在意她在婆家过得好不好,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

母女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才会演变成了后来的“针锋相对”。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03

作为旁观者,我不能盲目去评判刘阿姨和她女儿孰是孰非,毕竟她们口中所说的所有事,我都只是在一旁聆听,没有在现场经历过,肯定体会不了她们的心情,但同样作为女人和女儿,我觉得刘阿姨的女儿要想明白这三点:

一,女人结了婚后,婆家的事最好不要冲在老公前面;

很多女人总是会说,结了婚娘家回不去,婆家融不进去。

其实,不管男女,只要成了家,都应该先把自己的小家当作重心,不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不该再过多去“操心”。

我一直觉得女人和婆家人最好的关系,其实就是“没有关系”,你只要好好经营与丈夫的感情,至于婆家的事,全权交给丈夫处理即可,毕竟你没有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互相不了解彼此的脾气、喜好,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至于能不能融进婆家,不能全靠你一个人去努力,如果婆家人不好相处,那你就和他们保持距离、敬而远之,没必要苦大仇深,或者一味地向丈夫抱怨;当然,婆家人若是对你真诚,你也要以好的态度去回报,只是,“回报”的前提是:你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要办多大的事。

就像刘阿姨的女儿,她能看到婆婆对她的好,愿意在婆婆需要用钱的时候向娘家人寻求帮助,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她不该把自己的“需求”建立在娘家人的“痛苦”之上,期望刘阿姨能借给她钱以此让婆家人高看。

退一步来说,刘阿姨如果借给了她钱,那么,这些钱是借给她个人的,还是借给她婆婆的?谁来还?能不能还?

女人结了婚之后,要懂得一个道理:不是你和丈夫所有的“资源”都得共享,大家依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别是在双方的家庭方面,你负责好你的父母,我管好我的爸妈,这才是对伴侣最好的尊重,也是自己最应该有的界限和分寸。

有时候,女人与其费尽心思地想要融入婆家,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你自己,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否高看你,从来都是来自于你的“条件”,那么,这个人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爱”你。

换言之,如果是岳父母有需要,有几个女婿愿意找自己的父母借钱帮忙呢?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二,女人在婆家的底气,永远都是自己给的,婆家给你气受或者刻意薄待你,从来都怨不得娘家人;

有些女人,很奇怪。

在婆家受了气,就埋怨是父母扣了自己的彩礼、或者是要了太多的彩礼,甚至是娘家的父母没能给自己撑腰,娘家人把自己当成了外人。

关于彩礼,我认为结婚前只要商量好(当然,不支持高额彩礼),比如:给不给、给多少、带不带回以及给不给嫁妆等等,若男女双方达成了一致、顺利结了婚,那么,就说明这套程序没有问题,如果婆家人在婚后还以此为由去“挑剔”女人,那只能表明是婆家人“心眼儿太小”,真怨不得女人的娘家人。

毕竟,结婚是你情我愿的事,婚前不同意一些条件大可以不娶,把人娶进了门却又薄待人家,要么是一开始婆家就没看上女人当儿媳,碍于儿子的原因不得不同意;要么就是这个女人在婆家不会做人,处理不好与婆家人的关系;

至于“娘家不给撑腰或者女人结了婚就成了娘家的外人”,我不否认生活中,有些父母的确是女儿只要出嫁,就和娘家无关的思想,但一个人结了婚,是不是得需要自己去用心经营好婚姻和家庭?过分夸大娘家人的“作用”,遇事也是想着依附于娘家人去解决,自己却没有一点主见和骨气,这样真的能在婆家有底气吗?

就像刘阿姨的女儿,别的不说,但在帮带孩子一事上她真的怨不得刘阿姨。只是因为一胎生了女孩后,丈夫和婆婆有些“遗憾”,就想着生二胎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就得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是让娘家人帮忙被拒后,就恼羞成怒地怨恨娘家把自己当外人。

一个女人,以“欺负”或者“啃”娘家的方式去“讨好”婆家,或者说扶贫婆家,真的能让婆家人对你高看一眼吗?

不一定。

女人在婆家的“地位”从来都是自己争取的,当你经济和精神都独立,遇事总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那么,你就不必再看任何人的眼色;而当你又懒又贪,优柔寡断、没一点主见,却还总想着被人高看,不好意思,娘家人再强也帮不了你。

没有人就该为你的人生“买单”,哪怕是亲生父母,只要你成了家,他们就有拒绝的权利。

找娘家借钱被拒,她和母亲反目:别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重男轻女

三,别再把自己过不好,归咎于父母的“重男轻女”;

我总觉得,我们作为子女,如果从小到大,享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呵护,那么,当自己有了能力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总惦记着父母的那些钱怎么分配、会不会不平等地分配,而是去想自己能尽多少孝心。

当然,现实中,确实有重男轻女的父母,但这不代表只要女儿和儿子没有享受同等的待遇,父母就是“重男轻女”。

父母也是平常人,也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但如果他们给你的爱远远大于伤害,对你的付出远远大于“小气”,那么,你就得“回馈”他们的爱,而不是总想着那些伤害,去忽略父母曾经对你所付出的爱。

对于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来说,儿子在心中的分量的确会比女儿重一点,毕竟现在依然是“男权社会”,再加上很多人总觉得儿子才是根,因此,女儿和儿子都成了家之后,父母的重心可能会偏向于儿子,但只要父母没有为了儿子一味去搜刮女儿,真的不必因为没能得到父母的庇护就和他们翻脸。

每个人对重男轻女的理解都不同,有些女孩子,是真正地被父母一直忽略,而有些女孩子,只是因为结了婚后,父母和她变得疏远。

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认知、思想,而不是听到或看到别人说了父母重男轻女的事例,就总觉得自己的父母也是重男轻女。

作为女儿,如果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可以愤懑,也可以指责父母的偏心,但也请做好自己身为子女应该对父母所尽的本分。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过得好或不好,都只和自己无关,对于父母,只能说有了他们一时的帮忙,我们的路会走得轻松一些,但偏执地把自己在生活中面对的压力,全部归咎于父母“重男轻女”没能给予帮忙,这种想法,只能说是自私自利。

不要总觉得父母有多亏欠你,也不要总和被偏爱的兄弟去比较给父母尽了多少孝心,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这一生,从来都需要自渡,当你努力又踏实,活成了自己的光,那么,别人的“支援”,也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