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偶得

马克思说:“任何解放都是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之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由此可见,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人类的认知与情感,其次认识到自己的固有力量,做好公民。最后是把自己融入社会,成为一种社会力量。

马克思指出:“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1)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乐趣。(2)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3)对你来说,我是你与类之间的中介人,你自己意识到和感觉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我认识到我自己被你的思想和爱所证实。(4)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由此可见,作为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个性特征、思想修养、情感态度、道德观念、教育认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显示出来并以此为乐趣是多么重要!其次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价值,最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为乐趣。再者以学生的思想和爱证实教师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最后站在创造生命表现的高度,自己证实和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指出:“既然人从他所获得的感觉和经验的世界中吸取自己的一切知识,那就必须这样安排经验的世界,使人在其中体验和获得真正适合人的东西,使人自己意识到自己是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一切道德的原则,那就必须使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人类的利益。既然从唯物主义意义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就是说,既然人不是通过逃避这种或那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通过维护自己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是自由的,那就不应该惩罚个人的犯罪行为,而应该消灭犯罪行为的反社会的根源,应该向每个人提供其存在的生命力的社会空间。既然人是由他的环境塑造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就只有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社会的力量为准绳。”由此可见,首先要在经验、体验中学习,要让自己成为人;其次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利益;第三找到自己的积极力量之所在;第四向每个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空间,使人成为道德的存在物;第五营造人性的环境,发展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于其中。然则,价值量如何测定呢?由其中所含的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量去决定。但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测定,劳动时间又以时日等等测定。”

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取决于多种事情,就中,如劳动者熟练的平均程度,如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发展程度,如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如生产手段的范围及作用能力,如诸种自然状况。”要提高教育教学品质,首先要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自觉提升,敬业精神首当其冲。其次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要提高。再者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追赶先进,不断根据学生发展进行创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