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也有小心眼的时候,大臣下棋不让着他,李世民差点要杀他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虚怀若谷,从谏如流,还诞生了和谏臣魏征的佳话。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给人的印象总是和蔼的,圣明的,宽厚仁慈的,魏征曾多次出言不逊,但李世民最终不仅没有责罚他,还将他树立为一代楷模,可见其胸怀宽广。

不过实际上,李世民也有心胸狭隘的时候,比如他有一次和大臣下棋,因为这个大臣没有让着他,他竟然就打算处死这个大臣。

李世民也有小心眼的时候,大臣下棋不让着他,李世民差点要杀他

这个胆大包天,敢在棋盘上欺负李世民的人名叫唐俭,位列凌烟阁功臣二十二位。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任唐俭为吏部尚书。有一次李世民与唐俭下围棋,在布局阶段,唐俭竟然完全不管李世民的皇帝身份,自顾自地抢先占据有利的位置。下棋抢先机是技巧之一,但与皇帝下围棋最重要的技巧,是如何讨好皇帝。其余的大臣们与李世民下棋时,就算不故意让着李世民,总是不敢抢他先机的,但唐俭却敢先占一手。

唐俭敢这样,与他的身份和性格都有关系。唐俭的祖父是北齐官员,父亲是隋朝的戎州刺史,与唐高祖关系很好,一块执掌过禁卫军。唐李两家关系密切,唐俭又尤其与李世民关系好,李渊还没有起兵时,唐俭就劝说李世民准备起事。所以,唐俭算得上是李世民的从龙之臣。

李世民也有小心眼的时候,大臣下棋不让着他,李世民差点要杀他

唐俭的功劳没有李靖那样大,但对于李世民来说也算劳苦功高,而且他还救了李渊一命。当时李渊还没有统一天下,各地反对李唐的军阀势力很多,吕崇茂就占据夏县联合刘武周造反。朝廷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等人前去平定,唐俭因为担任着出使的任务所以也到了军中。

唐俭实在倒霉,他刚到军中,恰逢唐军战败,独孤怀恩等人都被刘武周擒获,唐俭也做了阶下囚。在狱中,独孤怀恩的部将元君向唐俭抱怨,说都怪独孤怀恩犹豫不决,才落得这个下场。

原来早在独孤怀恩驻守蒲州的时候,他就与元君一起密谋造反,但他又犹豫迟迟不敢动手,以至于现在身陷囹圄。元君以为独孤怀恩死定了,所以向同为狱中的唐俭说起这件事。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独孤怀恩命大,从敌人那里逃了出来,朝廷不知独孤怀恩谋反的事情,还命他驻守蒲州。

唐俭知道后心急如焚,他立刻密令刘世让去告发独孤的阴谋。当刘世让见到李渊的时候,李渊距离蒲州已经咫尺之遥,若是唐俭的消息再晚来半步,李渊就要进入蒲州,到时候就是性命攸关了。李渊感慨真是天佑我也,并对唐俭十分器重。唐俭回来后,不仅官复原职,还得到了独孤怀恩的全部家产,后来又升为礼部尚书,并被封为莒国公。

李世民也有小心眼的时候,大臣下棋不让着他,李世民差点要杀他

贞观年间,唐俭又为击破突厥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命唐俭出使突厥,唐俭对突厥可汗晓以利害,突厥可汗表示同意依附,而大唐战神李靖就是趁着突厥人没有防备的机会大举进攻,一举灭掉了为祸边关的突厥。其实这件事对唐俭很不地道,毕竟他还在突厥人那里谈判,若不是唐俭跑得快,就要沦为刀下亡魂了。唐太宗李世民深知唐俭的付出,所以对唐俭十分信任和优待。

正因为有功劳在身,唐俭才敢对李世民不客气,当然他并不是恃宠而骄,不客气是他的性格而已。

早在下棋以前,唐俭就已经对李世民进谏过许多次了,其中劝说李世民不要沉迷于打猎的言辞堪称激烈。有一次唐俭与李世民一起在洛阳苑里射猎,有一头野猪突然冲了过来,唐俭下马与野猪搏击,李世民在马上一剑将野猪杀死。李世民以为唐俭下马是被野猪吓到了,所以回头对唐俭取笑道:“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旧唐书》)

其实,唐俭下马是故意的,为的就是让李世民明白守天下不易的道理,他直言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旧唐书》)

这句话可谓是将李世民批得体无完肤,一点情面都没有给他留。

敢说出这种话的人,在下棋的时候不让着皇帝,也就并不稀奇了。不过,李世民年纪越大,脾气越不好,唐俭劝他不要沉迷于打猎时措辞严厉,他能虚心接受,还将公主嫁给唐俭的儿子以示嘉奖,这一次对方下棋没有让着自己,他却生气异常。

李世民也有小心眼的时候,大臣下棋不让着他,李世民差点要杀他

李世民先是将唐俭贬为地方官,但余怒未息的他竟然又打算杀了唐俭。李世民找来尉迟敬德,嘱咐他说:“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朝野佥载》)

尉迟敬德唯唯诺诺,不敢不答应,但第二天当着群臣的面时,尉迟敬德却说没有听闻外界对于唐俭的不满和检举。李世民又问了几次,尉迟敬德仍是这个说法,气得李世民将手上的玉板都摔碎了。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李世民气消了,又觉得尉迟敬德做得对,自己是不该妄杀唐俭。就这样,唐俭捡回了一条性命,一直活到七十八岁,得以善终。从这一点来看,李世民晚年时尽管胸怀已经大不如从前,性格愈发暴躁,但本质上仍是一位明君而非昏君。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朝野佥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