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作者:同心动力管理V视角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虽然这是一家公司存在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必须走得更远,找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句话听起来很老套,但这却是公司存在的基本价值。

——惠普联合创始人戴夫 · 帕卡德

作者:董朝--同心动力管理咨询总监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使命的鸡汤文章,导致大家现在一提到这个话题就觉得很虚,今天,我想先从什么是使命开始说起。工作生活中使命这个词能经常听到,但大家对使命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说是责任,有的说是担当,还有的直接把企业的使命作为使命的定义。

其实,使命的近义词有很多,比如“初心,信念,意义,宗旨”等等,有的时候,使命可以说是一种情怀,是凌驾于利益之上的意义,如果说使命是一种情怀,那么,我们一定不要陷入理解误区:

情怀就是情调;

情怀就是做慈善;

情怀是道德绑架;

情怀是标榜口号。

这种情怀是什么呢?

情怀就是初心;

情怀是大家的共同意愿;

情怀是“为”与“不为”的衡量标准;

情怀是基于价值创造的。

纵观学术界对于使命的定义成百上千,比较权威的是这样一段表述“使命表述组织存在的意义,组织的目的和意图,它是组织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的原因,是组织终极责任的集中反映”。

使命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Who——我是谁?为了谁?

What——我做什么?

Why——为什么而做?

使命搞清楚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使命、愿景、价值观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使命是我们的初心和存在的意义,愿景是未来我们要去往哪里,而价值观就是我们践行使命、实现愿景的价值指引和行动原则。

使命有层次性,大到国家、政党,小到企业,再小到每个人,都有各自存在的使命。

今天我们从组织和个人的角度来探究,为什么要有使命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h1>

首先,什么是组织或者企业?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机构而存在,能够共同完成一些他们不能单独完成的事情。

那么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家对这个命题逐渐达成了共识,可以借用惠普联合创始人戴夫 · 帕卡德(Dave Packard)的一段阐述:

“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虽然这是一家公司存在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必须走得更远,找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句话听起来很老套,但这却是公司存在的基本价值。”

其实不难理解,能够持续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才会被社会持续的需要,研究发现,一家唯利是图的企业一般寿命不会超过30年,所以,要想成为一家百年老店,就必须保有长期的社会责任感,持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也与当前世界上非常热的ESG理念倡导吻合。

(注:ESG是责任投资中的专有名词,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那么赚钱和使命是什么关系呢?

乐高(Lego)首席执行官乔根 · 克努斯托普(Jorgen Knudstorp)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虽然我们需要赚钱,但乐高集团有一个更深层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带给孩子们精彩的游戏体验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而且我们要给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带来这样的愉快体验。金钱就像是身体里的氧气,我们不需要主动呼吸空气,氧气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我们的体内;我们不需要想着怎样赚钱,赚钱是我们完成使命后自然拥有的结果。反过来看,赚钱又是我们实现这一使命的入场券。”

企业赚钱就跟人吃饭一样,属于最本能的需求,但是如果人只是为了吃饭,那生命的意义何在?在吃饱饭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时刻想着怎么去实现自己的使命。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h1>

我们先回想一下,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是不是有起床困难症,闹钟响了又关。据社会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目前是这样的,身患起床困难症和拖延症,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就不做,迫于被惩罚才不得不去做。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而工作时,往往更多的回答就是赚钱,别无其它。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缺乏使命感的时候,自己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茫然的状态,只为赚钱的工作做起来会越来越累,身心俱疲。

而那些优秀的人,世界顶级的企业家们,他们很多人都是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这些早就财务自由的人为什么还这么拼,这就是他们内心使命力量的驱使,使命越坚定,行动就越有力量。

据世界某研究小组调研发现,80%人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另外20%的群体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他们对生活的目的,也就是个人使命有着清晰的认知,明确生活、人生的意义。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有人说20%的人中一定都是富人,80%的全都是穷人。非也。

80%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身份有地位有金钱的贵人,但他们依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彷佛生活中没有什么能够让自己兴奋的事情。

20%的人当中,也有很多目前社会底层的人,但是他们很快乐,每天都很充实,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

曾经有两名清洁工在面对提问时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问:你在做什么?你怎么看你的工作?

第一位目光闪躲,觉得提问者在羞辱她,回答说:我就是个扫大街的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位目光坚定,眼中有些许自豪和激动,回答说:我在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

其实我们工作中也一样,同样做着一样工作的人,未必就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那些找到了的人,不仅自己更有激情,也会跟周围的人拉开差距。

所以:

只有找到你的使命,

才能清晰你人生的真正意义;

才能让你充满激情、斗志和乐趣;

才能清楚你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h1>

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使命,这是让多数人很困惑的一个课题,有的人找了几十年,还是没搞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最终在失望中度过了一生。

方法1:MediaU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Adam Liepzig创造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5分钟就可以完成,该方法通过回答五个问题进而锁定你的个人使命。

「三个魔咒」帮你找到使命,开启充实自信的人生1、组织(企业)为什么要有使命感?2、个人为什么需要使命感?3、如何找到你的使命?

这种方法背后的逻辑是从使命的定义出发,对使命回答的三个问题进行细化,丰富成为了5个问题,遵循内心,找到这五个问题的答案,你就能找到你的使命。

方法2:这个方法的创造者认为使命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只有当情绪达到极致时,可能才会浮现出来,一旦遇到现实或外界干扰,便又被完美的隐藏起来。

所以,他用了一种方法,就是魔咒假设法,用假设去抛离掉那些干扰因素(魔咒),进而去更直接地去探寻内心的真正想法。

第一个魔咒:抛离金钱的魔咒

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世界上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收入,你会选择做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当你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你可能会有一种冲动,何必等到收入都一样时再做这个事呢,为什么现在不去做呢?内生动力就会产生。

第二个魔咒:“子女”魔咒

回答这个问题 :你希望你孩子以后做什么,不希望做什么?

这个问题直接反应自己的内心向往,往往是自己想做但是没有做到的事情,从而寄托到孩子身上,作为一种希望的延续。

第三个魔咒:“十年阳寿”魔咒

在这个问题的设置上,他没有采取“1天”、“1年”这种设定,这样的设定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吃喝玩乐,消费,陪家人,没有任何和自己事业相关的事情。而时间太久,答案又会变得很迷离。

所以,最终问题是:假如你只剩10年的时光,你将怎么度过才能让你的人生没有遗憾?

这个时候都答案,就会有除了个人享乐、陪伴亲人之外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容,比如有的人改行,成为作家,写书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有的人想成为心理咨询专家,金融大师等等,而有的人,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现在从事的事业,更会给自己上紧发条,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我要在10年内成为业界顶级专家。

如果你理解了这些方法,请给自己半天的时间,找一个独立的空间,静下心来,回答这几个问题,探寻你内心深处最想做的事情,制定10年目标,分解年度目标,再细化为具体计划,这样,你的使命不仅找到了,而且,你的余生,会自信而充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