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们这一次自驾来到山西大同,目的就是为了造访云冈石窟,话不多说,请跟我进入景区,首先我们见到这位清瘦和尚的塑像,这就是昙曜和尚,昙曜两字读音为“tán、yào”,为什么一进来就会有这位和尚的雕塑?因为,云冈石窟最早就是由他主持开凿,整个石窟里最精美、最著名的,也就是其开凿的“昙曜五窟”,可以说“有昙曜,才有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们步入景区大门,步道气势恢宏,两边是极具佛教风格的石柱,雕刻有诸多菩萨的造像。乍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现代新建的景区陈设,但是这一切却也极好的营造了古色古香的韵味,算得上是为急于见到云冈石窟的游人铺设的时空桥梁,令你的思绪从现代一点一点过渡到1600年之前,所以我们倒也很享受步道上这段路途,会慢慢的嗅到石窟的历史芬芳......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这一次云冈石窟之旅对我意义非凡,因为中国四大石窟,我已经有幸游览过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这一次算是圆满的石窟之旅。在我国,早期皇家建设的大型宗教场所,当属石窟寺,而在我国的石窟发展史上,最早由皇家主持开凿的石窟,便是云冈石窟,所以云冈石窟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皇家石窟,有别于其他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其实在来这里之前,我依然习惯性的查阅相关资料,云冈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但是它又是中国四大石窟里开凿周期最短的一个,只有不到100年的时间。云冈石窟最大高达17米,最小仅有2厘米的51000余尊造像分散在数以百计的洞窟中,它们在大同以西16公里的阴山山脉的沉积岩山体上依序排开,东西绵延1公里,它们的历史虽短暂,但是却是中国四大石窟中最为神秘和精美的一个......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们终于见到了石窟,那么我们还要从本文首图昙曜和尚那里再讲起那段历史。说到太武帝统一全国后,受到重臣崔浩的影响,开始崇信道教,自称太平真君,随后太武帝开始了持续6年之久的灭佛运动,直到太武帝被宦官所杀。时至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继位,开始复兴佛法。最为神奇的是,文成帝与昙曜和尚偶遇,文成帝坐骑咬住昙曜和尚衣角,文成帝断定:“马识善人,此人定为高僧”,于是将昙曜和尚任命为沙门统......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昙曜和尚被文成帝重用后,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开凿石窟来复兴佛法的建议。文成帝甚喜,认为可以借机忏悔祖父灭佛之过,便批准昙曜建议,并承诺举国之力给予支持。昙曜选择平城以东武州塞崖面是砂岩结构的断崖作为开窟地点,那里最适合雕刻。昙曜和尚本人就是最初的总设计师,而担任雕凿的工匠,大多是太武帝平北凉后从凉州迁来的,由于他们开凿过天梯山或马蹄寺石窟,积累了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就这样,云冈石窟开始开凿了!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据考证及专家普遍接受的观点称:昙曜开凿的窟内五尊巨大的主佛,寓意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二位皇帝明元帝、统一北方曾经灭佛的太武帝、文成帝的父亲被追封景穆帝和修建五窟的文成帝。云冈初始,吸收了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类艺术风格及文化,网罗了当时北魏国内及周边国家的最高水平工匠夜以继日的开凿。“昙曜五窟”造像极具拙朴之美,堪称中国古代石窟中的杰作......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虽然一路紧跟着讲解员,但是信息量之大、石窟雕像之精美总会令我走神儿。游览过程中聆听到,在昙曜之后,北魏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465~494年)那段时间,云冈又开凿了十二个石窟,即第1至13窟中,其中也包括未完成的第3窟。那个阶段是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统治期间,云冈石窟的开凿也进入到最为鼎盛的阶段。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提醒大家,务必请个讲解员,否则会无所适从、眼花缭乱,因为历史故事太有趣、雕琢太精美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在云冈石窟不仅石窟引人入胜,飞檐翘角的阁楼也极为壮观,只可惜很多都毁于战火或自然灾害,只留下一个又一个当年大型房梁的洞口,由此令我们依稀能感受到当时阁楼的庞大规模。难能可贵的是第5窟前有清顺治8年建造的精美壮观的5间4层木结构阁楼,第5窟里也拥有云冈的“第一大佛”,高达17米的释迦牟尼坐像,实在是震撼......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云冈石窟令人着迷之处实在太多,比如说第8窟后室南壁有两个小酒窝的佛祖雕像,而且笑得露出了牙齿。第9窟至第13窟,那一组洞窟因清代施以泥彩绘而出名,并称“五华洞”。那一组洞窟的中心是名为“佛籁洞”的第12窟,它是国内石窟群中极为罕见的音乐窟,其前室北壁上方的乐伎手持各种东、西方乐器,宛若一支“交响乐团”,12窟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素材。因为洞窟中严禁拍照,我们只能把它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位于第20窟的释迦坐像为露天造像,是云岗石窟中无可争辩的象征,是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博大精深艺术的再现。由于窟顶崩塌,雕像外露,俗称“露天大佛”。其实他的身躯高度在“昙曜五窟”中排在倒数第二,仅有13.8米。主佛东西两侧为立佛,如今东立佛保存完好,西立佛被毁。这一处是海内外游客聚集的地方,每天朝拜者络绎不绝......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历史的车轮走到太和十九年,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建都,平城从此失去都城的地位,北魏皇家在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凿随即戛然而止,开凿周期也仅有短短的60年。云冈第3窟的前庭和前室未完成的工程遗迹,就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北魏都城迁至洛阳以后,云冈石窟日趋衰落,继续凿建的均为民间自发,也都是一些中小型的洞窟,主要集中于崖面西部,直至彻底衰落,也不过100年......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云冈石窟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风云变幻而得以保存,得益于历代官府、僧民不断修缮。其中辽代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寺院重建和洞窟维修,整个石窟区域被划分为十所寺院,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洞窟外都搭建起佛殿式阁楼,洞窟内的维修更为彻底,也就是那时佛像被安上黑色琉璃限珠,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雕像上很多孔洞,都是那时维护修缮打凿遗留下来的,可见历朝历代宣扬佛教的举措一直在延续,这也是云冈石窟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所在!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遗憾之处是,在游览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大量头像缺失的佛像,因风雨侵蚀风化有之,但绝大多数为被非法盗取,目前很多头像珍藏在海外国家的博物馆里,这也从侧面彰显出那段屈辱的历史,无不令人愤慨!另外,云冈石窟的奇,一是奇怪,二是奇异,三是奇特,由于云冈石窟文物,文献记载资料较少,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只能靠推测,这更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们了解到,云冈石窟时至今日,约有1600多年历史了,历史上这里曾发生于数十次的大地震,但云冈石窟基本没有大规模损毁,这得益于石窟的结构之巧妙合理。总之,云冈石窟的洞窟的力学结构是非常科学的。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目前依靠现代科学手段,也在进行石窟有效的加固保护措施,大家在参观浏览过程中,石窟入口处崖壁上就有一处加固示范点可以观摩......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

我们也从景区介绍中得知:上世纪90年代迄今,云冈周边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窟前地面硬化、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山门前拆迁与广场建设、云冈峪绿化、十里河蓄水等大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石窟区的煤尘、粉尘污染问题,彻底改善了云冈石窟的环境条件,真好!让我们一起祝福云冈石窟吧!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

云冈石窟,开凿周期最短,也最为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