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款Tommi Makinen Edition限量版颜色,可以说是许多EVO CP车型爱好者的至宝,土豆丝先前在网络上看到该车的售价持续不断上涨中。这位车主从新车购入至今,一直相当珍惜与这辆车的缘分。外观的部分全数保留TME原厂,but!打开引擎室后则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4G63本体透过东名POWER的94mm拉行程套件,将排气量提升到2.2升,考量大涡轮的中低速反应需求,上半座进气选择了HKS Valcon V Cam system可变系统,而排气侧为东名POWER 270度高角度凸轮轴,最后透过汽门修正来搭配这两具进排气凸轮轴,让进排气达到最极限的效率。
而为了支撑高出量的Borg Warner EFR7670涡轮机,芭蕉的部分选择了Auto Race的肉厚无缝管制品,并且为了有效控管高低增压值(EFR7670为双孔设计),排气泄压阀采用双颗的设定,在最大增压值1.9bar下可以发挥出568ps/7113rpm、69.8kgm/4351rpm的强烈输出。
虽然外观全数保留经典的Tommi Makinen Edition限量版颜色及空力套件,但心脏那具4G63已经被彻底强化,下半座为POWER的94mm拉行程的锻造套件,将排气量提升到2.2升;另外进排气的凸轮轴部分,也做了重新的搭配(进/HKS Valcon V Cam、排/东名POWER 270 Cam)。
为了支撑高出量的Borg Warner EFR7670涡轮机,芭蕉的部分选择了Auto Race的肉厚无缝管制品,且为了有效控管高低增压值(EFR7670为双孔设计),排气泄压阀采用双颗的设定。
空气滤芯到中冷气部分的管路全数都是采100φ的规格,经由中冷器冷却后,从中冷器到节气门部分则是全为80φ,而进气系统则是来自于澳大利亚 Plasmaman加大进气歧管与80φ节气门。
4G63双缸使用一支考尔的原厂点火设计有点老旧,对于大幅改装后及高转速时的点火需求都无法对应下,可以看到许多4G63都会选择换上独立式点火系统,为的就是彻底解决这老旧的设计。
排气管部分则是选择CT9A(7/8/9代)用的HKS Super Turbo Muffler(左出),透过加工后让排气路径达到更顺畅的设定;后AYC也因为排气管从右出变更为左出后,为避免产生干涉问题(因AYC后差速器本体较大),直接换上了无AYC系统的RS传统型后差速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顺道一提,过去4G63考虑到耐用性,如果目标放在500ps以上,那基本上2.2化是常态,不过伴随着套件本身材质强度的提升及精准的产品规格,使得组装上可以更好拿捏,因此2.3升排气量也成为了另一种选择。如果像是富士、铃鹿等高速赛道相当适合2.2升规格,但需要更饱满低速扭力型的筑波赛道,那2.3升规格就是首选。
排气管部分则是选择CT9A(7/8/9代)用的HKS Super Turbo Muffler(左出),后AYC也因为排气管从右出变更为左出后产生的干涉问题,直接换上了无AYC系统的RS传统型后差速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满满LINK或是MoTec的现今社会中,V Pro确实已经相当少见了,但俗话说得好,只要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车辆的调整上也是如此,只要能满足车主需求就是好东西,当然新的电脑还是会更好啦。
料系统部分换上了四支900c.c.的喷油嘴,后副油桶及两具255L/h干式汽油泵浦,也是为了确保车辆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得到充足的燃料供应所搭载。
原厂的中冷器也被HKS S-Type加大产品取代,管路部分则是由G-FORCE自行依照需求打造。
右侧的进气坝内原厂本身就有搭载一具机油冷却器,不过为了符合大马力上的需求,换上了更大容量的产品。
避震器為OHLINS FLAG-L的規格,目前搭載上F:12kg/mm、R:10kg/mm的前後彈簧磅數,前LSD則是來自於RALLIART的產品。
内饰部分换上了MOMO 350mm的大凹方向盘,驾驶部分座椅则是Recaro RS-G固定式产品,另外电装品则为Defi(水温/油温)、Blitz空燃、OMORI电压表。
车主对这辆车已经是爱情了,从全新车到现在始终如一,看来这样下去很难交到女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