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遇见东莞教育⑪|李洋:带上读博四年的收获回归一线教育教学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遇见东莞教育⑪|李洋:带上读博四年的收获回归一线教育教学

编者按:

今年初,东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教育,吹响了“打造品质教育”号角,“1+12行动计划”顺势出台,其中包括打造“莞邑良师”行动计划。

10月19日,由东莞市教育局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联合创作的东莞教师招聘宣传片《东莞品质教育 你来成就未来》发布。宣传片通过教师多维视角展现东莞城市特质、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特色及成果,释放东莞教育广纳人才、求贤若渴的信号。与此同时,东莞新一轮教师招聘工作启动,近千个编制岗位等待有缘人。

在东莞当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来到东莞又有怎样的成长收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东莞教育、走进东莞教师,南方+特别推出“我与东莞相遇的故事——新教师入职记”栏目,邀请近年来入职的一线新教师写下他们的故事,以期用最直观的视角,呈现东莞教育吸引力,亦为更多致力于来东莞当老师的有志青年提供经验参考。

遇见东莞教育⑪|李洋:带上读博四年的收获回归一线教育教学

【教师档案】

遇见东莞教育⑪|李洋:带上读博四年的收获回归一线教育教学

姓名:李洋

学历:博士研究生

毕业学校:首都师范大学

任教学校: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

任教科目:生物

2021年加入东莞教育

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东,投身东莞一线生物学教育事业(注:作者曾任教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后脱产回到母校攻读生物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兜兜转转10个年头过去,而今又加入东莞教育,再续前缘。

周围很多人表示,“你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又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完全可以选择去大学工作和发展,继续做教育学术研究工作,为什么又选择回到东莞做一名普通的一线生物教师?”回望求职经历,仿佛冥冥中与东莞有一份不解之缘。

博士毕业求职季时,偶然收到在中国教科院做博士后的同学给我的推送——东莞一所新学校的招聘公告,她便是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莞邑大地、松湖之畔勃然生发的一颗未来教育的种子。这促成了我的“回归”。

重新回到东莞这片熟悉的教育热土,希望能将读博四年中学习的教育理念与研究方法应用在一线教育教学中,让理论落地生根,教育的理念要服务并应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互促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而这也是当初促使我继续选择深造的原因,工作6年后深感自身的教育理论薄弱,教学遇到一些瓶颈,为了加强教育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遂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教学、教研、科研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复杂问题,但是其最根本的逻辑在于三者并不孤立存在,也并不是一种割裂的关系。我想优秀和卓越教师绝对不只是一把教学好手,还需基于学科属性和教育研究视角站在高位,透过浅表的现象去思考教育本来的面貌和其背后的规律,教研和科研反过来又加强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三者彼此关联、螺旋生长、层层促进。

遇见东莞教育⑪|李洋:带上读博四年的收获回归一线教育教学

非常荣幸加入松湖未来学校的大家庭,新教师岗前培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们与教授、名师们进行对话,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思想的洗礼。“雨露恩泽,如沐春风”,这个过程,我如一棵小草般快速成长。

尤记得在教师见面会破冰环节中,通过接龙游戏环节结识各学科团队小伙伴,加深同事间彼此的了解。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教学团队,有来自全国一流师范院校的高材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来自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校长团队和行政团队,这个优秀的团队将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学、教研、科研共同体,共同打造与精心呵护松湖未来学校这颗熠熠生辉的教育种子。

与这些名师的交流让我收获颇多,也认识到自己与名师之间存在的差距,而这也让我建立起自己教师生涯的新坐标,不断前行!

探访学校基地时,通过学校模型展示、智慧工地数据管理系统、VR穿戴设备等方式,新教师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所流淌着科技基因学校的脉搏与活力,畅想着未来将在这所学校里发生的无限美好——超前的教育理念将在这里落地、自由的教育实践将在这里发生、美好的教育梦想将在这里实现。

于我,作为首批入职松湖未来学校教师中的一员,十分荣幸,同时也感觉到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教育使命与责任,追梦之路,必经风雨,以梦为马,静待花开!

【策划】王慧

【整理】黄婷

【设计】袁永平

【素材来源】东莞市教育局

【作者】 黄婷 袁永平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