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大后,为什么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大学时候有一个室友,没事儿喜欢装扮自己的床位,觉得桌子和墙壁看起来冰冷冷的,于是在淘宝上买了素雅的墙纸贴在墙壁上,买了文艺的桌布铺好在桌面上;

寝室的椅子是木制的,冬天坐上去又硬又冰凉,又特意买了一个吊挂的藤椅,垫上软软的坐垫,这样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抱着抱枕整个人缩在藤椅里;

由于珠海夏天蚊子特别多,每个人都会买蚊帐拴在床头,其他人都从学校超市里买的便宜又实用的透明蚊帐,只有她,觉得透明的不遮光,不够私密,又在淘宝上买了粉色的遮光蚊帐。

那个时候很不理解她的行为,不过是宿舍嘛,又不是家,至于那么费尽心思装饰么?反正大学几年很快就会过去。

直到有一次,坐在她的藤椅上,看着桌上的花瓶和墙纸,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意外地感受到了宁静,那一刻才知道,原来挑剔自己的生活如此划算。

花几百块钱,一两个没课的下午,就能够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不必忍受寒冷,不必被光线骚扰,也不会被谁打扰,一旦踏入这个专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顷刻间就能放松、静心。

才发现,原来我们过了四年的宿舍生活,只有她一个人,把家搬到了宿舍。

-2-

出过差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吧,因为贪图方便,所以洗发水、沐浴露、牙刷都直接用酒店的。

结果用酒店里的洗发水洗过的头发干枯毛躁;牙刷刷毛不够柔软,一不小心就伤到牙龈出血。

如果你对环境忍耐度极高的人,住的地方,碗可以扔在水槽里三天不洗,地脏了,也可以一直坚持到保洁阿姨来定期打扫,就连垃圾桶装满了,也可以用脚踩一下然后小心翼翼扔以免溢出来。

你会渐渐发现,虽然你从不挑剔生活,但是生活开始挑剔你。

桌上堆了很多东西,电脑只能以一种危险的姿势放在桌面上,却从没想过挪动,直到有一次电脑终于落地,光是修理就花了一两千;

衣橱里的衣服因为很少整理,所以总是由于找不到配对的袜子而迟到;

轻度失眠,稍微有点光就睡不着,却从来没有想起换个窗帘或者买个眼罩,所以黑眼圈越来越严重;

而有的人,有很强的自我知觉能力,能够察觉任何能够给自己感官上造成不适的事物,只要一经发现,就要想法设法改变或者解决,直到自己觉得舒适为止。

他们认真跟生活较劲,把生活挑剔得只剩下舒适,而生活回馈给他们的,就是良好的氛围和体验。

-3-

RUNNING MAN中有一期的任务是让每个成员准备自己关于圣诞节有关的回忆和相关的物品,有的人在接到任务的时候觉得不知所措,想一想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却发现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只好瞎编故事。

只有全昭旻,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小学五年级自己做的圣诞节贺卡,上面稚嫩的字迹还被发现有一个错别字,不仅如此,她连曾经因为失恋擦过眼泪的纸巾都保存着。

对于其他人而言,只不过是为了编一个故事而已,应付节目罢了,但是生活呢?也可以同样搪塞过去么?当想起几十年的人生中,关于圣诞节的回忆一片空白,什么回忆也没留下,会不会觉得白过了呢?

而那些对生活充满仪式感的人,他们会把和男/女朋友看过的电影票、去对方城市的高铁票、和对方一起旅行的门票统统保存下来,正因如此,生活报答给他们无数珍贵的回忆,这些回忆像是口袋里的星星,在难过、沮丧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就能再次让人充满勇气。

阿拉斯加人乔纳森·凯勒每天都自拍一张照片,16年从未中断过。

凯勒说,那时刚刚购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尼康数码相机,这惹得女友十分不开心,并质问他是否可以做到每天都使用这台相机。于是凯勒便承诺可以每日都自拍一张。令人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凯勒将这个承诺坚持了16年之久。「我觉得这个计划的意义是人们可以看到自己日复一日的变化。」

你或许无法从昨天、前天的自拍中看出什么变化,但当你三十岁回过头再看,你才想起原来二十岁的你长什么样,时间是如何精心打磨你的骨骼、你的肌肤、你的皱纹的,年轻时的婴儿肥早已经不见,眼部多了些笑纹,神态更放松,不再那么局促,眼神更加坚定。

如果你不适时记录生活,那十年之后,生活也不会给你留下任何足迹。

-4-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长大后,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在小时候,时间好像放慢了一般,而长大后,时间的齿轮越走越快。

但事实是,时间并没有变快,只是我们感知到的时间变快了。

法国哲学家曾提出过时间感知理论:人对时间的感知是相对的,参照系是当前已渡过的全部时间。所以如果不跳出舒适区,不能不断打破固有的小圈子,那生活就只会越过越快,而留下的却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当你只有10岁时,一年就是你人生中的十分之一,而当你60岁时,一年仅仅是你生命长短的六十分之一,当你年龄越长,一年在你的生命长短中占比就越小,你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想起一个朋友,从认识她开始到现在已经一年了,她和他男朋友有个习惯,每到周末都会去周边的地方玩一圈,对于一个喜欢宅在家的人来说,难得的周末要用在旅途奔波上,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累了

长大后,为什么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