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夫妻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只要我们都能放心把后背交给对方,一边集中精力对付自己一方的敌人,一边随时准备给队友支持弹药,人生这场仗,怎么都能打赢。
1.最好的爱情是把她宠成小孩。

图片来自网络
16日晚,张杰受邀到苏州开演唱会。不料,演出途中舞台升降台突然出现故障,张杰从一层楼高的舞台重重地摔下来。
通过现场的视频可以看到张杰手上鲜血直流,手部受伤比较严重。
据谢娜透露,那天张杰的演唱会她带着女儿一起来看了。
谢娜告诉女儿等爸爸开完演唱会后一起回家睡觉,这一次,也是女儿第一次看爸爸演出。
张杰身为父亲可能不想让女儿第一次看就失望,在手部流血和腰部骨裂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在舞台。
结束后,谢娜赶紧跑到台后看张杰并陪同他一起前往医院。
谁知张杰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有没有吓到,洋溢着满满的父爱。
万万没想到,张杰受伤后,见到谢娜是第一反应是问是“孩子有没有被吓到?”
这也太博好感了吧!
有人说谢娜好眼光,嫁了个潜力股老公。
也有人说:“谁知道张杰对她的爱里面有多少水分?谢娜带给他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他就算爱谢娜,肯定也没有谢娜爱他爱得多。”
真是这样吗?
谢娜不是傻子,如果张杰身上没有可取之处,她不会爱他爱得那么深,不会不计后果付出那么多。
那么,张杰是怎样对谢娜的呢?
谢娜一直入睡困难,从恋爱到结婚,到谢娜怀孕,张杰每天晚上编童话故事哄她入眠,工作不在家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她讲。
每一次打电话,他都会等到谢娜睡熟才会挂掉,因为他怕挂掉电话的“嘟都”声会把她吵醒。
谢娜没有方向感,常常迷路,一起去国外,张杰一直牵着她的手还不放心,会买一个大气球系在谢娜身上,方便找到她。
等等,生活中他们俨然活成了一对天成佳偶。
有句话说:最好的爱情是把她宠成孩子,在张杰面前,谢娜可以一直做任性的小孩。
2.比离别更残忍的是重逢
2010年5月31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一场名叫《艺术即为当下》的行为艺术展。
现场摆放着一张木桌和两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上坐着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她在这里已经坐了736个小时了。
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有1500位陌生人轮流坐到阿布对面的椅子上,和阿布对视。
阿布平静安详地坐在那里,没有一丝情绪的流露。
但是就是这样的放空和沉浸,反而让阿布
成了个容器,让所有的人从阿布的眼里能看见自己。
于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表白,有人坐立不安,他们看着阿布,也在看向阿布眼中毫无保留,映射出的自己。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场对视。
这个人叫乌雷,他是阿布相爱了12年却又分开了22年的情人。
他们在一起的12年里,他们一起完成了各种举世瞩目的行为艺术。
他们是当代艺术史里的一对绝美爱侣,但在生活当中,他们却不得不分道扬镳。
20年过去了,他们重逢,没有言语。
736个小时,她是所有人的容器,当乌雷出现的那一刻,阿布找到了自已。
所以,比离别更残忍的是重逢。
就像拜伦的那首诗一样:
假若他日重逢
我当何以贺你
以沉默
以泪流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个人情感与国家、革命、政治联系到一起时,爱情也会变得凝重与严肃;当一对夫妻并肩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时,他们的承受与付出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
周恩来与邓颖超用他们的爱情传奇对那句古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从1925年在广州结婚,到1976年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和邓颖超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
其中的风雨、艰辛、坎坷、甜蜜等,任由后人感叹。
然而真正了解并享受其中滋味的,却还是只有这对已经远去的爱侣。
人们习惯称他们为革命伴侣,殊不知他们也有平常夫妻的一面。
他们都喜欢海棠花,以花寄情是他们生活中相同的秉性。
闲暇时,他们会一块儿看戏、散步;不能见面时,他们就用书信保持联络。
1950年2月3日,邓颖超写信致周恩来,彼时邓颖超心脏病发,在家休养,但对丈夫的关心也丝毫未减: “觉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这是我最关心惦记的,回来要检查哩!”
周恩来:“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周恩来:“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曾说想我。”
邓颖超:“总理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来想我。”
周恩来:“闲人怎知忙人多想闲人。“ 这段革命爱情的主角是周恩来和邓颖超。
邓颖超说: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缱绻柔情,溢于言表,让人好生羡慕。
4.结束语:
不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其实情美好的爱情的也各有各的美好。
我行过很多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中书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这些缱绻的情话中,从生活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万般美好。愿你得一人心,白首不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