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

最近身边发生一件事,一个老人去世了,他国外的儿子回来匆匆料理后事之后,就回了美国。而且在美国那边直接操作,把老家的房里卖了。老房子里有老人的照片、衣物、家具、各种奖章,满满地都是老人的记忆。中介问儿子,这些东西要过来收一下吗?儿子沉吟了一下,说,我不回去了,新房主看着处理吧。

这些遗物似乎不值什么钱,但这些遗物都是老人抚摩过、使用过、经历过的一切,可以说,只有这些东西可以证明,老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在灶台前,我们能看到老人做饭的身影;在椅子上,我们能看到老人坐着的样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们能记得老人坐里那里喝茶看电视的画面。

放弃这所有的遗物,就等于放弃了所有的记忆。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冲刷后,老人的形象将在儿子的心中渐渐模糊,最终完全消失。以后也不会有人记得,这世上还有这位老人来过。

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说的是灵魂的死与活,指的是灵魂的高尚与卑劣。我们把句话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一下,那些活着就已经被人遗忘的人,他已经死了;而那些死去的人,只要还有人对他保有记忆,他就还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他们心中。

曾经有个叫做马巴高索的老人,仿佛被死神遗忘了似的,活了146岁。但是,他最后选择了绝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他身边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死了,这世上已经没有任何人和他有共同的记忆了。除了看到有这么个老人,对于老人这辈子的经历,没有任何人记得。

这是一个虽然活着,却已经被人遗忘的人。

当然,老人自杀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与此同时,我们每年或隔几年仍在悼念的那些人,比如屈原、袁隆平、李四光、邓稼先、钱学森等人,他们却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而中国的祖先崇拜思想,后代如果忘记给祖先烧香,则是忘记祖先,祖先就要饿肚子。看,祖先也怕被遗忘。哪怕清明节扫扫墓,至少也代表没有忘记他们。

儒家思想讲究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觉得人生一世,总归要对世界做一点贡献。

当然,在当今这个社会,社会压力增大,糊口已是不易,何谈高扬建功立业的理想呢?

对此,乔布斯亲自读过的一句广告词说得很好: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心存一点善念,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至少有一天,我们的墓碑上能写下几个字:

来过,写过,爱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