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遭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自此后多年,联合国一直对伊拉克实行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经济制裁。伊拉克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地狱生活。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然而,这对萨达姆家族的影响并不大,他们依旧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生活在天堂一般,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秘密进行着敛财活动。但是,没人能确切知道萨达姆家族到底是怎么敛财的。

直到一个俄罗斯商人告发后,萨达姆黑钱交易才渐渐浮出了水面。

2001年初,俄罗斯商人加齐.吕盖夫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旅游。伊拉克虽然动乱,但美丽的风景和人文景观让他暂时忘记了那些危险。

突然,有人找到吕盖夫,说有一笔大买卖要做,不过一听对方的来头,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这乌代可是臭名远扬,残暴血腥、行事鲁莽,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在乌代当伊拉克奥委会负责人时,经常折磨运动员。如果运动员没能达到乌代要的成绩,就会把他们投到监狱里,拷打他们的腿部、背部等,甚至把运动员拖到道路上拖行,直到他们血肉模糊才罢休。许多运动员纷纷逃亡,伊拉克体育事业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乌代喜欢女人,只要看上了就强行将她们带走。有一次,一个伊拉克军官正举行着婚礼,不幸的是乌代看上了新娘,还上演了“抢亲”。新娘不堪屈辱,在人生原本最美好的一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乌代还曾在重要场合里,棍打萨达姆的宠臣,打得别人跪地求饶,他却一枪要了人性命。

还有一次,乌代在一位叔叔举办的舞会上,因为喝麻了失去理智,拿起冲锋枪就向人群扫射,当场死了几个人,连他叔叔腿部也中弹,不得不截肢。......

乌代的罪恶太多,伊拉克人害怕极了。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当听到乌代要和自己做生意时,吕盖夫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他要去会一会那位邪恶的萨达姆之子。

乌代把商议的时间定在了凌晨3点,在他巴格达的府邸。

这更加让吕盖夫不安,感觉自己是要羊入虎口,任人宰割。不过,他转念一想,“富贵险中求”,如果真的能和乌代做一笔大买卖,那不就赚大了?

吕盖夫是一个精明的俄罗斯商人,他经营着一家专门给俄罗斯Roulette伏特加装瓶的工厂,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生意,他在地下烈酒行业也有很大的势力。曾经还帮助过市政府治理过一个混乱的食品商场,其强硬、精明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不过此时,吕盖夫他人在伊拉克的地盘上,就算他有一百个不愿意与乌代打交道,那也没办法,必须去赴约,不然,能不能回到俄罗斯还是个未知数。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吕盖夫准时赴约,走进乌代的府邸,犹如走进一座皇宫,富丽堂皇,处处都透着钱的味道。毫无疑问,吕盖夫也喜欢这种味道。

乌代看着“没见识”的俄罗斯人,一脸得意,热情地带着他参观了自己的宫殿,不断地炫耀着自己的收藏品:名贵跑车、科尼亚克白兰地酒、古巴雪茄......为了显得自己是一个“接地气”的人,他说着对一种糖果的迷恋。

炫富炫得差不多了,乌代切入正题:怎么让吕盖夫迅速发财致富。

乌代说:伊拉克政府可以同吕盖夫签订一个合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他大量石油,然后吕盖夫再以高价转手卖给那些大石油公司,从而赚钱差价。

乌代特别强调,整桩交易都是在“石油换食品”法案下进行的,是完全合法的。

“石油换食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起因是伊拉克在入侵科威特后遭到的国际社会的制裁,其中包括石油禁运。石油收入可是伊拉克人的主要来源,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90%以上的外汇收入来自石油出口,而各种工业制成品、食品以及医药品等等,都得依赖进口。

伊拉克已经被制裁6年了,国内的经济基本瘫痪,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口剧增,粮食、医药品等都极度匮乏,有73万多的伊拉克人死于非命,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比制裁前高出了8倍。伊拉克人生活在地狱里。

为了缓解经济制裁对伊拉克人造成的苦难,联合国安理会于1995年4月通过决议:允许伊拉克出口有限的石油,用于换取食品、药品和其他民用物资,即“石油换食品”的决议。

经过多日商议,伊拉克政府于1996年5月20日同意了“石油换食品”的决议。

决议中有几个要点:伊拉克半年内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石油收入全部存入联合国代管账户;收入的30%划归联合国赔偿委员会基金;15%给伊拉克北部三省的库尔德人。

伊拉克任何需要购买的食物和设备都必须经过联合国的同意,任何货运入境前都要接受检查。

从“石油换食品”决议上看,在严密监管之下,萨达姆根本不能从中受益,只得老老实实地和有需求的石油公司进行交易,而且油价也是低于市场价的。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可是,萨达姆可是一个老江湖啊,他早就盘算着“石油换食品”背后的利益。因为萨达姆可以自由选择合作公司,这背后可牵扯着巨大的利益,他可以找那些愿意给他回扣的公司合作。

虽然乌代反复强调着交易的合法性,可吕盖夫又不是才出来混的人,哪会那么天真,嗜血的萨达姆家族会白白地让他赚大钱?

果不其然,乌代开出了一个条件,让吕盖夫以救济伊拉克饥饿儿童的名义将油钱存入一家联合国控制下的银行。乌代还一脸深沉地说:“我们需要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

吕盖夫笑了笑,有些话听一听就行了,他们想要的是抽回扣。

伊拉克官员告诉吕盖夫,他需要将6万美金秘密存入乌代在约旦的银行定期账户里,以作为油运费。一个官员说:“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因为每个向伊拉克购油的人都要支付一笔类似的存款。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吕盖夫明了,要想发财致富,必须得先交“入场券”。6万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只要进入到萨达姆的圈子里,得到的可是N个6万美元。

吕盖夫爽快地交了6万美元,神清气爽地离开了乌代府邸,高高兴兴地回了国,坐等着从伊拉克传来的消息。他等啊等,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有点沉不住气了,便联系到一个伊拉克官员,得知船期被推迟了。

好吧,赚大钱记不得,只有静等。

吕盖夫又等了一阵,等到的还是延期的消息。他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了,便抱怨了几句。

哪知,乌代那个蛮横的纨绔子弟竟然一气之下取消了整个合同,还耍起了无赖,侵吞了吕盖夫的6万美金。

吕盖夫肺都气炸了,他不但被乌代戏耍了一番,还折了6万美金。越想越气,堂堂战斗民族的一员,哪里受得了这份窝囊气。既然萨达姆政府敢这么欺负人,也得让他们好看,大不了鱼死网破,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吕盖夫做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告发萨达姆政府。

吕盖夫接受了美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对萨达姆政府提出了正式地控诉,还把他在巴格达进行的地下交易通通吐露出来,世人都震惊了。

虽然,长期以来萨达姆利用“石油换食品”法案捞取了巨大油水,成了公开的秘密。有数据显示自1997年以来,萨达姆至少收到了23亿美元的回扣,而美国CIA坚信萨达姆将这些钱用来发展他的大规模武器装备计划。不过,这一切都是猜测,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

不管吕盖夫是英勇还是愚蠢,反正告发一事已发生,萨达姆的黑钱交易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联合国安理会震惊之余,也开始着手调查。

原来,正是因为“石油换食品”法案中规定伊拉克以低出市场价很多的价格出售,才使得萨达姆有空子可钻,因为那些欲购买石油的公司可以支付得起更多的回扣。而萨达姆本人更偏爱那些能够支付30%-50%利润的公司。回扣不完全以现金支付的形式,比如有一个公司就曾给乌代一辆价值44万美元的劳斯莱斯和一颗超大的黄钻。

萨达姆拿到的这些回扣,毕竟是黑钱,要怎么洗白呢?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原来自1996年以来,萨达姆便通过“石油换食品”法案出售了价值500亿美元的石油,并以人道主义的幌子购买了价值250亿美元的设备。在这个过程中,萨达姆政府找到了像吕盖夫这样的商人,让他们成立了一批新的石油公司,其实就是一些皮包公司,通过这些公司将钱存入到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的银行,因为这些银行实施保密制度,所以很难找出这些公司的幕后操纵者,以及资金流向。

同时,萨达姆还利用“石油换食品”法案,成功走私了大量禁运的工业和军事设备。

那么,联合国官员对萨达姆的一切行为就真的不知情?

萨达姆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当然会收买联合国官员,而他收买的最关键人物便是“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负责人贝农.塞万。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1965年,塞万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在几十年的耕耘下,从一名普通职员成为了联合国高级官员,他与科菲.安南是好朋友。

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塞万任联合国伊拉克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其中就包括监督“石油换食品”项目的执行。

然而,塞万却利用职务之便,在1998年至2001年,以非洲中东石油有限公司的名义,向萨达姆政府索要了数百万桶原油的配额。每一次非洲中东石油获得合同后,塞万都会去银行存入金额不等的款项,几年累计达14.7万美元。

另外,安南的儿子科乔.安南也一度卷入了“石油换食品”的丑闻中。

一个俄罗斯人被戏耍,牵出萨达姆家族石油换食品背后的黑幕

萨达姆的黑钱交易,克林顿政府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布什上台后,也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直到“9.11”事件后,美国最终说服联合国采取新的政策,重新对伊拉克的石油定价。这样,萨达姆从中获得的折扣越来越少。

不过,即便如此,经过多年的敛财,萨达姆存在银行的财富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俄罗斯商人加齐.吕盖夫因为一己之私,告发了萨达姆,揭露了萨达姆的黑钱交易,谈不上高尚,但他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巨大的。

不管是萨达姆、乌代,还是像塞万这样的联合国官员,他们都是吸血鬼,最终苦的还是伊拉克普通民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