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馆门前,参加开馆仪式的嘉宾和观众纷纷摄影留念。
王云山先生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红幕轻启,云山艺术馆正式开馆。
艺术馆内掠影,游人如炽,秩序井然。
(贾彦鹏)“恒心恒业,凌霄挥巨手;隆德隆名,立地起高楼。”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云山艺术馆于孙庄乡北防口村隆重开馆。
背靠凤凰山,前望小作河,云山艺术馆上风上水,占地2000余平方米,除石阶、广场、地下室等附属设施外,艺术馆主体集现代楼宇特色与北京传统四合院结构于一身,坐北朝南,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廊腰缦回,为一座古色古香、气象清明的二层楼院式建筑。“自2011年4月8日开始动工,至今已历时4年。截至目前,艺术馆建设共耗资700余万元,用的全部是父亲变卖字画的钱。”与父亲王云山一样,酷爱画梅的王延明先生感慨地说:“把艺术还原于社会,一直是父亲心中期盼的‘圆满’,现在这种‘圆满’终于实现了!”
门前花树飘香,院内芳草如画。置身艺术馆门前,华国锋亲题的“艺海无涯”门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步入青砖漫地的古朴小院,朱红门窗映衬下,梅、竹、海棠等与门外的白玉兰和紫桂树隔墙相望,馨香馥郁的花木香气、优雅厚重的艺术气息浑然一体的氛围中,一楼的“笔山墨海”、“苦寒生辉”、“室雅兰香”和二楼的“疾风劲草”、“铁骨冰魂”、“笔砚留痕”6个展厅分别自西向东呈“U”字型展开:“笔山墨海”厅收藏以名人影像和题词等为主,兼以会客之用,先生的艺术生涯在此可略窥一斑;“室雅兰香”厅陈列着山水花鸟等作品,其中就包括先生的早期作品;“苦寒生辉”厅主藏品则为一幅丈八梅花图,大气磅礴,夺人眼球;“疾风劲草”厅收藏有数十张小幅梅图,争奇斗妍,小中见大,近观者仿佛置身梅林花海;“笔砚留痕”厅陈列的竖轴梅图长度或为6尺,或为8尺,色彩绚丽,技法精绝,令人叹为观止;“铁骨冰魂”厅正面悬挂着先生的代表作“龙梅”图,西南一侧,依墙陈列着先生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上最长的国画册页“百卷梅图”,此外还藏有先生亲笔“自况”的梅花图中堂。“崇情符远迹,梅逗寒天风”,先生的率真心迹与磊落情怀便在此墨痕彩印间流露无遗了。
据王延明先生介绍,“龙梅”图全长12米,宽2米,气韵生动,鳞爪飞扬,由12幅创意新颖、独领风骚的梅花图拼接连凑,是先生98年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作,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哄动业界,素有“中国第一梅”盛誉;“百卷梅图”则卷帙浩繁,神态各异,囊括红梅、黄梅、白梅和绿梅各25卷,每卷各含图100幅,计有梅图10000幅,两两相接长度将达3500米之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创业艰难,守业更难。我回乡建馆的初衷,就是想进行艺术反哺,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希望爱好艺术的朋友们都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谈到以后的发展规划,云山先生说:“除了举办画展外,希望大家继续献力献策,把这里建设成为写生采风创作基地,挖掘和培育书画等艺术人才,为推动井陉文化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由云山艺术馆拾阶而下,先生故居门前的千年古槐虬枝龙舞,满树苍翠,一派老树新枝的昂然气象。值此开馆之际,正是四月。天人相感,我想先生为人,正如一代才女林徽因在其名作《最美人间四月天》中所说的那样:“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物简介:
王云山,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家和诗人,1938年生于井陉县北防口村,学校毕业后立志教育事业。王云山自幼性喜书画,曾师从齐白石弟子何景五苦练画技,命途坎坷,仍笔耕不辍,凭“血梅”自成一家,以“铁气、傲气、骨气、霸气”称绝于世,遂有“梅王”之誉。
为交流艺术,并庆贺毛泽东诞辰、香港、澳门回归和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王云山先后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北京中国当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百梅展”、“千梅画展”和“80米长卷梅花展”等个人画展,震惊业界扬名域外。王云山画作多为名家喜爱,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均有收藏,并著有自传体小说《血染人生》和诗歌上万首。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