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带我去远方》:心之所向,是永远的乌托邦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想要前往,却永远抵达不了的远方。”

寂寞海岛,微风轻轻的吹。远方的海雁从不知名的小岛上出发,拖着疲惫的羽翅,降落在这片咸涩的海岸上。水晶波波在海水中沉浮,闪烁着七彩的光芒,礁石上斜坐的少女带着纯净的童真,痴痴地望向远方。她是阿桂,她是本是海岸线上活泼的精灵,却把心愁藏在了眉宇之间。

《带我去远方》:心之所向,是永远的乌托邦

注定将要埋葬过去的角落

阿桂是个异类。虽然内心与常人一样的童趣纯真,但她的经历依旧与别人不同,她会把天空画成绿色,将太阳画成黑色,也会在懵懂中将西红柿的红描绘成天际蓝,颜色在她的维度中错乱,色彩女神将她遗忘在角落。

但阿桂没有失望于生命,因为她拾荒的爸爸会给她带来各种颜色的眼睛,让她能看见这世界披上不同的色彩,从奶奶断断续续地唠叨中,她可以想象在那云端之外的缤纷都市。而她最喜欢的贤哥哥也会讲述着海浪之上的离奇故事,将她带入一个没有纷扰的迷乱空间,仿佛只有在那里,她才是真正的她。

向往着故事中拉着床单迎着风的姑娘,阿桂想多了解一点贤哥哥,真挚纯洁的感情如同潮水,洗刷着少女荡漾的心尖。只是,世间的不美好如阳光下黑暗的影子,摸不透也甩不掉,禁忌的情感让贤哥哥也成为这海岸边的一朵别样的孤花。他们相依相伴,他们抱团取暖。

影片到这里,矛盾的中心已经显现。少女表面的童真欢乐隐藏着内心的抵触和孤独,贤哥哥开朗的故事背后,是不可告人、注定会被人唾弃的秘密,他们是这世间飘零的一叶孤舟,等待着黎明的曙光。

《带我去远方》:心之所向,是永远的乌托邦

远方的乌托邦是永恒的向往

阿桂和她的贤哥哥一边守护着心中的秘密,一边畅想起心中的远方。

她的远方是太平洋中的无名小岛,在那里,所有的居民都和她一样,丧失了对颜色的认知,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那无名的小岛才不会把她当作异类,才会对她敞开温暖的怀抱。无数的日夜里,她化作敏感的小兽,一对明眸望去的方向,是海天之际的蜃楼般的小岛。

他的远方则是游船上清秀的日本小哥哥,第一眼看去,他就为之沉醉,但旅行终有时,禁忌的情感随着游船的离开渐渐被埋藏在过去。随后,海边来了一位海巡小哥哥,英俊的面庞反射着夕阳,这是新的远方。

乌托邦在心中无数次的呼唤,那是色盲女孩受够了旁人的异样目光后,对公平友善的奢望;那是贤哥哥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那是对过去生活的摒除,也是对生命不公的反抗。

剧中的乌托邦就仿佛穿透了荧屏,映照在每一个观影人的内心深处,唤醒了过去,让人记起曾经心中的黑暗,但也更让人憧憬,让人不断地扪心自问,我的乌托邦在哪里。正如剧中完美塑造的阿桂一般,心之所向的,是遥远到不知距离的无名小岛,而回头看去,是徐徐追来的无尽黑暗,过去的事就是每个人身后的影子,怎么都摆脱不掉,但可以选择面向阳光。

《带我去远方》:心之所向,是永远的乌托邦

拨开云雾,青天依旧在

故事的结尾,压抑却让人看得见希望。贤哥哥不忿于背叛,自杀未遂,变成了植物人,他不再言语,无数离奇而激荡的故事随之化为沉默。阿桂也被奶奶送入专科学院学习剪发,褪去了海边的颜色之后,她变得和无数人一样,平凡但向往着生活。

影片的结局给人无尽的遐想,太平洋中那个无名的,失去了颜色的小岛,到底在哪里?贤哥哥安静的沉睡中,是否抵达了他心之所向的远方?

无人能给出答案。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份答卷。

《出发》中写道:出发到另一个新的地方,不能永远抓紧回忆不放。正如阿桂的故事一般,行走在当下,过去的黑影在身后,黎明的曙光在天边。该面对的总会去面对,但在那之后,就要将自由归还给过去,把不快乐归还给过去,让身心迎向远处的辉光,心之所向的,是永远的乌托邦。

《带我去远方》:心之所向,是永远的乌托邦

结语

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有许多和影片中阿桂有着同样遭遇的抗争者,他们或是先天缺陷,或是后天所致,或是色盲聋哑,或是残疾瘫痪,命运赋予他们黑暗的影子,生灵在时间的夹缝中摇晃。

正如影片中的阿桂一般,他们的心中也拥有自己的一个乌托邦,那是心之所向的美好,帮助他们驱散身后的黑暗,然后也会和阿桂一样,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点亮光。

他们与命运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无声硝烟的背后,是生命的倔强,是梦想的光芒。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