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之一,也是太平军中年轻将领中最骁勇善战的,可惜最后为叛徒出卖,遭凌迟处死。

关于陈玉成之死,清朝文人的一本笔记《被掳纪略》,记载了陈玉成在安庆保卫战失败后,退守庐州,最后被苗霈霖欺骗,遭清军凌迟的全过程。
这本《被掳纪略》颇为神秘,据说作者是一个叫赵雨村的读书人,在1861年曾参加过太平军,在起义失败后逃回了老家,记录了在太平军中的一些见闻。但可能是为了避讳吧,在笔记中,他自称是被太平军掳走的。
书中,陈玉成在安庆失守后,退守庐州,又遭到清军多隆阿部紧紧围困。这时,奏王苗霈霖派了一个乞丐,来到了陈玉成军营中。乞丐手里拿了个竹杖,竹节已被打通,里面塞了一封信。在信中,苗霈霖说:庐州孤城难守,他手下有四旗人马,一旗三十万,可以帮助陈玉成攻打汴京。只要得了汴京,黄河以北可独当一面。
苗霈霖原来是个落第秀才,曾办过团练,镇压农民起义,后来又投降太平军,反复几次。太平天国封其为奏王,大印还是陈玉成亲自送去的。此时见安徽太平军节节败退,只剩下庐州一座孤城,早已投靠了胜保。
陈玉成一无所知,见到信,觉得有道理,叫来一帮手下商议。有人劝他:听说苗霈霖已投靠了胜保,反复无常,不能去。也有人劝他先回天京,重整旗鼓。
这反而惹恼了陈玉成,大声说:本总裁自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取,虽虚心听受善言,此次尔等所言,大拂吾意。
4月13日半夜,陈玉成下令,出北门,衔枚疾走,突围去寿州。
陈玉成从庐州突围时,有十万人马,沿途被清军和百姓杀害,到寿州只剩两千人。
到了寿州,苗霈霖不敢见陈玉成,只是让侄子苗天庆安排他住下。到了晚饭时分,苗天庆穿着蓝顶花翎出来行礼,说叔叔已投降清朝,邀请英王一起享荣华富贵。
陈玉成这才知道被骗,大怒,说:尔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颗草,风吹二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事已至此,看你如何发落?
陈玉成手下一帮人想要动手,被他劝止。
第三天,苗霈霖将陈玉成送给了胜保。胜保手下人叫陈玉成跪下,陈玉成见是胜保,大骂道: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石山塌尔贰拾伍营,全军覆没,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尔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
多隆阿听到这事,笑胜保不讲究,自取其辱,如果是自己抓到陈玉成,以礼相待,不与他见面,听凭圣旨裁决就好。
在另一本史料《陈玉成受擒记》中说:玉成既为苗沛霖所赚,解至胜保营。玉成入,胜保高坐,曰:“成天豫何不跪也?”玉成曰;“吾英王,非成天豫,奚跪为!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胜保曰:“然则曷为我擒?”玉成曰;“吾自投网罗,岂尔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犹记合肥官亭,尔骑兵二万,与吾战后,有一存否乎?”
胜保默然。予酒食,劝之降,玉成日:“大夫死则死尔,何饶舌也!”乃杀之。死年二十六。
陈玉成被封为英王,胜保称他以前的官职成天豫,这也算是种羞辱吧,怪不得陈玉成会发怒。
陈玉成之死,有两种说法,《胜保事类记》中说,胜保被陈玉成骂了后,大惭,命囚之。铺张入奏,冀行献俘大典以矜其功。批答反斥其妄,并命就地正法,
就是说,胜保上奏,说抓到陈玉成,想要押解进京,献俘邀功,但受到朝廷斥责,让就地正法。
而《被掳纪略》中则记载,朝廷让将陈玉成押往京城,但走到河南延津县,遇到僧格林沁,他下令将陈玉成凌迟,首级送往京城。
陈玉成之死,固然是其过于轻信苗霈霖所致。不过,当时太平天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陈玉成就是当时不死,只怕在几年后,太平天国灭亡时,也会和李秀成、洪仁玕一样,被清军俘虏杀害。
所幸的是,陈玉成有个妻子蒋桂娘,带着儿子逃到了天京,在天国灭亡后,又逃到了湖南永兴,至今仍有其后人。
后来,胜保被调往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因为骄横不法,最终被赐死。胜保死后,苗霈霖没了依靠,再次举兵反叛,被僧格林沁镇压,苗霈霖则被手下杀死。正应了陈玉成的预言: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
也有传说,陈玉成有个美貌妻子落到了胜保手里,十分受宠。胜保后来出事后,她又被另一满族军官德楞额掳去,可能是无聊文人在造谣吧。
《被掳纪略》这本笔记文笔朴实,看似真实,但仍有不少地方感觉过于夸张,如写陈玉成手下有一百二十万兵马,写陈玉成和胜保打了四十余仗,每次都败,太平军称胜保为小孩,说他带兵如同儿戏。不过,作为太平天国亲历者的记述,也为我们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